案例内容
【活动概况】

丹阳市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法治宣传教育“五大行动”

2022年4月,丹阳市法宣办聚焦“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感悟新时代国家安全成就,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主题,通过部署“五大行动”,积极开展“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法治宣传活动,推动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国家安全法治意识,引导全社会形成人人关心、人人支持国家安全工作的良好态势。

【重点宣传内容】

(一)聚焦“带头普法”,开展国家安全法治宣传教育“机关行动”。将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纳入普法责任清单和“普法月历”,组织全市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通过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和“五事联动”主题党日等形式开展《国家安全法》《国家情报法》等专题理论研究学习,并通过收听收看理论宣讲视频、摘抄笔记及撰写心得等方式,宣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认识和实践,发挥机关工作人员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活动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群众共同学习,努力形成全民共筑国家安全法治屏障的浓厚氛围。

(二)聚焦“启蒙普法”,开展国家安全法治宣传教育“校园行动”。联合市教育局围绕总体国家安全观、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维护学校意识形态安全等主题,组织全市中小学生观看国家安全题材的法治微视频、微电影,让在校中小学生接受国家安全法治教育。将国家安全教育融入思政课,并通过理论教学和法治实践融会贯通,深入课堂开展国家安全教育宣讲课。组织法治副校长举办国家安全教育普法讲座,开展《国家安全法》《反恐怖主义法》《反间谍法》等专题学习,增强青少年的国家安全意识。

(三)聚焦“重点普法”,开展国家安全法治宣传教育“春风行动”。结合正在开展的“法润丹阳 春风行动”,在国家安全教育日前后,依托“法企同行”律师送法进企业、“法援惠民生”系列活动、特殊人群帮扶等活动载体,组织专场法律服务、法律咨询、发放宣传资料。结合“法治护航你我他,法润江苏惠万家”司法日活动,积极动员组织律师、公证员、普法志愿者等力量,开展多种形式的国家安全教育宣传活动,推动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社会共识。

(四)聚焦“基层普法”,开展国家安全法治宣传教育“治理行动”。将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普法宣传与法治乡村建设有机结合,作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与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同部署、同落实,推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学习宣传融入基层依法治理全过程各环节。在村(社区)设置国家安全教育展板和手册领取处,村(居)民自主领取宣传手册,随处可见、随时可学。组织“法律明白人”走进网格,积极宣传国家安全法律法规常识,不断扩大活动覆盖面和影响力。

(五)聚焦“平台普法”,开展国家安全法治宣传教育“网络行动”。以法治文化广场、街区、公园、长廊等阵地为宣传载体,在橱窗、宣传栏等醒目位置张贴普法宣传海报、悬挂普法横幅;全市各镇(区、街道)、各普法成员单位相继开设国家安全教育普法专题专栏,刊播国家安全教育公益广告;利用火车站、户外电子屏、广告灯箱、宣传栏等平台,集中展播与国家安全相关的法治动漫、法治公益广告;依托微信公众号、“法润民生”微信群等新媒体平台发布《国家安全法》权威解读,营造浓厚的国家安全普法氛围。

【活动特点和效果】

一是丰富形式,形成规模。结合工作实际,通过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五事联动”主题党日、国家安全教育讲座、课堂宣讲课等学习宣传活动,并充分利用各地法治长廊、普法宣传栏、LED屏等法治宣传阵地和媒体传播手段,深入学习宣传《国家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常识,引导广大群众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和风险防控能力。

二是精准普法,提高质效。此次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法治宣传将全市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青少年学生、村(居)民等作为重点普法对象,并根据重点普法对象的不同特点,准确把握普法需求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法治宣传活动,分类实施、按需施教、精准普法,推动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开展。

三是部门联动,扩大范围。将开展“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纳入普法责任清单和“普法月历”,协调各普法单位联动配合,形成普法宣传合力,进一步推进“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落实。同时,以普法提示单、组织普法检查等形式,督促各普法成员单位精心组织,确保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普法宣传活动落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