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基本情况】
“七五”普法以来,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为解决老旧小区空间布局不合理、反复建设开挖、后期维护缺失等问题,引入“幸福社区、共同缔造”的理念,以老旧小区改造为切入口,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全面提高学法用法、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探索建立政府主导、部门统筹、街道实施、多方参与的老旧小区微治理工作机制,促进社区规划建设与社会治理创新相结合,构建共建共享共治的社区治理大格局。
【任务措施】
(一)建立上下联动协调机制。成立区级层面工作领导小组,由区长任组长,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民政、发改、房管、城建、规划、水务等部门及各街道为成员。民政部门负责牵头统筹安排年度微治理工作,组织相关部门研究把关各项目的经费和施工计划;建设部门负责施工手续的办理及组织各施工单位施工;街道作为“业主”单位,联合有关部门及水电气公司成立工作专班,负责工程的招投标及质量监管,协调好对内对外关系,确保进度按期按时完成。
(二)充分挖掘社区内生力量。开展“发现社区之美”“寻找社区能人”等系列活动,以参与式规划理念为指导,建立社区规划师制度,将社区能人培育发展为社区规划师,成为宣传微治理理念、收集居民意见和建议的生力军。开展街道社会工作联合会试点工作,积极联动区级社会工作联合会及社区社工服务站,鼓励社区居民成立社区社会组织,参与老旧小区规划、改造、管理的全过程。增强居民主人翁意识,召开社区能人表彰大会,对在社区公益事业,小区规划、改造、治理,居民公约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30名社区能人进行表彰。南湖街定期开展“了不起的居民”主题活动,切实凝聚居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
(三)注重体现社区文化特色。在区级层面统筹幸福社区、智慧平安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老旧社区消防隐患整治、消防供水问题整改等政府资源,充分整合社会力量,集成投入到“三微”建设中,逐步提升老旧小区功能品质。结合武昌古城片区“老房老院子、小街小巷子、沿街都是小故事”的特点,在“微改造”中引入合适的特色文化产业,与历史文化基因相得益彰的同时,增强社区活力。为户部巷整体提升改造工程注入文化元素,更好宣传户部巷“汉味美食第一街”品牌;保护传承都府堤社区红色文化、法治文化资源,挖掘“廉政公园-生死英雄胆”“红巷为什么这样红”“我们的都府堤”等7个故事,制作成音频在喜马拉雅上线,并线下制作二维码文字介绍等,彰显社区文化特色。中华路街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特色,打造红巷爷爷特色品牌,积极调动居民参与社区营造,结合状元楼、北城角的改造工作,串联历史景点和人文景点,组建志愿服务队,为游客讲解都府堤一带的风土人情、历史故事。首义街打造法治文化长廊,在居民生产生活中浸润法律知识。
(四)完善制度促进群众自治。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对微治理工作中涉及社区公共利益的重大决策事项、关乎居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困难问题和矛盾纠纷,原则上由居民群众协商解决。建立社区公共议题的形成、协商、决策、反馈机制,保障了多元主体的利益诉求。依托居民代表大会、居民议事会、“三方联动”联席会、“三社联动”联席会、业主大会、共驻共建联席会等协商平台,丰富协商内容和形式。指导社区开展居民公约的制订、修订,梳理总结“微治理”工作的经验与成效,东亭社区、中央花园社区等2个社区工作法被评为全国优秀城乡社区工作法,东亭社区居民公约被评为全省优秀城乡社区居民公约。推进自治组织建设,以业委会建设为抓手,创新构建全国首个业委会孵化中心,有效提升了业委会的履职能力。积极推进社区“两委”和物业公司“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每年评比表彰“三方联动”先进社区和先进业委会,推动社区“微治理”实施后长效落实。 中南路街开展党建+楼栋自治“四步法”整合社区、党员、群众组织、物业、志愿者等多方队伍资源,以楼栋为单位,以需求共性为导向,在楼栋发挥宣传员、调解员、宣传员、参谋原,信息员作用,使法治宣传纵向延伸。
(五)强化引导营造浓厚环境。组织开展优秀社区工作法评选活动,鼓励引导社区梳理总结“三微”工作的经验与成效,转化形成具有“武昌特色”的优秀社区工作法。开展社区工作技能大赛,将微治理工作纳入比赛内容,促进街道、社区“以赛促学、以赛促干”。组织社区“一居一品”和社区治理十大创新项目评选,围绕微治理工作等重点内容,挖掘、表彰社区微治理工作中的先进典型,为全区社区树立学习、借鉴的标杆。在民政服务机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公共活动场所,建设民政法治宣传阵地,零距离、面对面地开展民政普法工作。推进“互联网+法治宣传”行动,加强新媒体技术运用,探索利用网络、移动通讯终端,精心创作和推送民政法律类图文等作品,在寓教于乐中传播民政法律法规和民政法治文化。
【特点和效果】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通过微治理实践,为老旧小区注入新活力的工作经验在《人民日报》《湖北日报》《长江日报》等媒体多次刊登,南湖街华锦社区作为全国唯一的社区代表在第三届中国社区治理论坛上分享介绍社区“三微”工作法,接待了省内外四十余支队伍的考察学习。成功举办2019全国社区发展与社区营造年度峰会上,向来自全国各地的职能部门、行业专家学者、社工机构、社会组织、公益慈善企业以及街道和社区,通过实地参访、现场集市等形式展示微治理工作经验。目前,共投入资金1.8亿元,引入20余个规划团队,挖掘社区能人约500名,指导274个业委会履职,改造老旧小区12个,有效增强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