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基本情况】
2022年以来,第十师北屯市司法局紧紧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条主线,积极创新、主动作为,以“五个坚持、五个强化”为抓手,奋力推动法治师市、平安师市建设再上新台阶,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防范于未然,从源头上维护了师市社会和谐稳定,平安师市、法治师市建设成效显著。
【任务措施】
(一)坚持以政治引领为核心,强化思想认识,扭住防范风险“牛鼻子”
坚持把政治引领作为法治建设“主心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党建与市域社会治理有机衔接,在党委政法委大力支持下,不断畅通与法院、公安、信访等多部门沟通对接渠道,实现党领导下的党委、政府、社会、公众的良性互动,凝聚起市域社会治理的强大合力,把党的领导优势进一步转化为市域社会治理效能,把党组织的服务管理触角延伸到社会的各个末梢,推动形成领导有力、各负其责、工作协调、运转高效、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大调解”工作格局。2022年以来,各级调委会接受法院、公安移交纠纷172件,成功化解80件,参与信访化解4件,调处2件,共建共治共享的市域社会治理新格局成效初显。
(二)坚持以制度保障为基石,强化队伍建设,注入持续发展“动力源”
坚持贯彻落实人民调解法、民事诉讼法等法律规定,制定人民调解员聘用、考评、奖惩等各项管理制度,不断提高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的规范化、法治化水平,将专职人民调解员经费和人民调解奖补资金纳入预算,按照“以奖代补、案结事了”为原则,分4个档次对调解员进行一案一补,极大地激发了各级人民调解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截至2022年5月,师市各级建立调委员会127个,聘请专兼职人民调解员505人,律师调解员20人,人民调解员调解矛盾纠纷318件,化解316件,成功率99.4%,涉及金额1400余万元,律师参与调解各类纠纷124件,化解88件,成功率71%,涉案金额1100余万元,为推动平安师市和法治师市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坚持以集约高效为标准,强化资源整合,搭建纠纷化解“主阵地”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依托师团连三级89个“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窗口,在“一连(社区)一法律顾问”全覆盖基础上,安排40名专职人民调解员每周到连队进行坐班;创新设立个人调解室、家事调解室、商事调解室、妇女儿童维权站等33个品牌特色调解室;开通便捷的线上调解平台,充分运用微信群、QQ群、一点号等网络新载体发布普法信息、解答群众咨询,最大程度地实现服务资源整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四)坚持以防患未然为目标,强化纠纷排查,筑牢维护稳定“防火墙”
坚持聚焦职工群众法治领域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推动人民调解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组织各级人民调解员扎实开展每月走访常态排查、重要节点专项排查,广泛收集掌握婚姻家庭、街坊邻里、土地流转等多发、易发、频发矛盾纠纷苗头信息,尽早介入调处,想方设法把矛盾纠纷吸附在当地、化解在萌芽,避免“小纠纷”激化为难以调处的“大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本年度累计开展各类矛盾纠纷排查171场次,发现并预防矛盾纠纷128件次,切实筑牢了矛盾纠纷化解的“第一道防线”。
(五)坚持以标本兼治为导向,强化工作举措,弹好源头治理“协奏曲”
坚持调处和预防并举,全面贯彻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充分运用国旗下学法、以案释法、法治文艺进基层、“冬季法治大培训”等群众喜闻乐见形式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培育一批“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带动广大职工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2021年11月至2022年2月师市“冬季法治大培训”期间,电信诈骗案件环比降低10.5%,刑事案件环比降低43.7%,越级赴兵团和北京上访事件环比降低80%,矛盾纠纷量同比降低了10%,职工群众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有效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特点和效果】
第十师北屯市司法局在继承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平安师市法治师市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师市将法治建设、平安建设工作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继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与市域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创新矛盾纠纷防范化解新举措、新机制,力争在今年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向师市人民交上一份法治建设满意答卷,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