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基本情况】
2022年以来,南通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主线,以增进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和幸福感为目标,大力实施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加强法律明白人“建、管、用”一体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共培育律明白人17929名,积极参与基层法治宣传、纠纷化解、社会治理,有效提升了法治乡村建设水平。启东市海复镇庙基村“法律明白人”倪伯苍获评“2021年度全国法治人物”。
【任务措施】
(一)全域化布局,推动“法律明白人”成为法治乡村建设的“标准配置”。按照“一格两人”的总体要求,全市每个村(社区)依托基层网格化治理体系,在每个综合网格内培育不少于2名“法律明白人”,成为法治乡村建设的“日常标配”。制定《关于在全市培育“学法用法示范户”“法律明白人”的实施意见》《南通市“学法用法示范户”“法律明白人”培育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关于开展“法律明白人”培育拓展提升工程的实施方案》等,明确“法律明白人”的选拔条件、发展计划和工作职责等。同时明确在现有培育规模的基础上,到2022年底新增培育“法律明白人”5000名,推动形成遴选培养规范、队伍结构合理、作用发挥明显、保障机制完备的“法律明白人”工作体系,形成一支政治素质高、法治素养强、分布覆盖广、群众评价好的“法律明白人”队伍。建立市、县(市、区)、镇(街)、村(社区)四级“法律明白人”培育联动机制,按照“属地培育”基本原则,细化各县(市、区)新增法律明白人培育数量、阶段性工作目标和推进时间安排,要求通过深化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育,并在执法辅助人员、保安服务人员、社会工作者等群体中发展培育“法律明白人”,不断拓展“法律明白人”队伍覆盖面。
(二)全链条管理,推动法律明白人成为法治乡村建设的“行家里手”。规范执行群众自荐、组织遴选、公示宣传、标识配置、教育培训、登记造册、考核评价、动态管理等八大工作程序,不断提升“法律明白人”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大力宣传“法律明白人”遴选条件、遴选程序、主要职责和管理要求,组织群众对照标准积极自荐和推荐。为“法律明白人”颁发证书,配备工作胸牌、袖套、马甲、帽子、公文包等工作标识,有效增强了全市1万余名“法律明白人”的社会认可度。依托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法治宣传栏、保安服务机构等公共场所以及“法润民生”微信群、网格联络群等,加强“法律明白人”的公示宣传,推动群众主动寻找身边的“法律大明白”。组织法律明白人法治培训、法治讲座900余场次,组织1700余人次案件旁听庭审、观摩调解现场,充分激发法律明白人参与法治乡村建设的潜能。评选宣传全市十大最美“法律明白人”,讲好“法律明白人”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法治故事。
(三)全方位服务,推动“法律明白人”成为法治乡村建设的“主力队员”。组织“法律明白人”深入开展“送法入家”“普法助民村居行”“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等系列活动620余场次,引导“法律明白人”参与法治文化作品创作、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紧扣身边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大力宣传宪法、民法典及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法律法规,帮助提高村(居)民法律意识组织“法律明白人”融入基层矛盾纠纷全周期管理,依托“苏解纷”非诉服务平台和调解工作室,积极参与村(社区)矛盾纠纷预防排查和疏导化解工作,去年以来共化解矛盾纠纷1760余件。引导“法律明白人”协助开展村(社区)基础设施、产业项目、巩固脱贫等村级事务的法律体检,配合做好法治需求收集、救济途径指引等日常工作。“法律明白人”主动参与村(社区)“援法议事”“邻里自治”等议事活动850余场次,大力推动环境整治、孝亲赡养、空间治理等自治事项转化为村(居)民共同制定遵守的行为规范。
【特点和效果】
一是高效整合了基层法治力量。实施“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将基层的网格员、普法讲师员、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律顾问等资源聚合到全市的网格体系内,通过分层分类培育,在专属网格内拓展培育“法律明白人”,在执法辅助人员、保安服务人员、社会工作者、外卖快递员、个体商户等群体中有重点、分步骤地推进“法律明白人”培育,实现了普法依法治理服务资源的合理分布和集中。
二是积极放大了示范引领效能。将普法依法治理服务下沉到最基层的基础网格内,发挥“法律明白人”表率作用,带领家庭争创学法用法示范户,带头制定法治家规家训,带动身边群众循法而为、崇德向善,不断提高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有力促进了乡村依法治理。通过组织“法律明白人”深入开展“送法入家”“普法助民村居行”“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等系列活动,组织“法律明白人”参与建设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新开展“楼道自治”“院落自治”等微自治形式,推动环境整治、孝亲赡养、空间治理等自治事项转化为村(居)民共同制定遵守的行为规范,切实提升普法依法治理服务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