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基本情况】
2022年以来,为进一步推进“八五”普法规划落地落实,平原县实施普法责任清单化、普法阵地立体化、普法活动多样化、普法队伍专业化“四化”工程,着力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用新理念、新方式、新责任、新机制开展全民守法普法工作,以思想引领提升全民法治素养,增强人们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行为自觉,为新时代现代化新平原建设提供强力法治保障。
【任务措施】
(一)加强统筹谋划,责任“清单化”
制定年度普法要点,县委依法治县办根据实际,进一步完善、调整“谁执法谁普法”县级普法责任清单,重新出台《关于进一步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意见》。推动完善各部门制定普法计划和普法责任清单,以实施“普法清单”为载体,有力压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从普法与执法“两张皮”变为普法与执法有机融合,从主管部门“独唱”变为各部门“大合唱”,从“软任务”变为“硬指标”,用新理念、新方式、新责任、新机制开展全民普法工作。截止目前,50余个“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部门和12个乡镇(街道)均制定了年度普法责任清单和普法计划,并通过政府网站、公众号等进行公示。
(二)灵活普法方式,阵地“立体化”
加强普法阵地建设,把普法工作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乡村振兴等各领域、各环节。建立县乡村三级普法小广场,在村庄、社区设立法治小广场、法治一条街。用好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媒介,启用智慧调解、法律在线、公证平台等智慧司法小程序,依托“普法机顶盒”“公交站亭”“社区法治小广场”,推动法治文化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互补。平原县积极建设法治文化阵地,因地制宜打造了食品安全、国家安全、禁毒等法治主题公园(广场)。公园(广场)内设置了内容丰富、色彩鲜艳的法治展板、灯柱、休闲长廊,内容涵盖《宪法》、新法解释、党风廉政、法治典故等,2021年下半年,县司法局对县法德广场进行提档升级,新增“八五”普法内容、党内法规、法治寓言等内容,新打造民法典长廊,并全部进行亮化。
(三)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多样化”
深入推进“民法典十进”活动,扎实开展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和法治宣传教育月、“服务大局普法行”等活动,利用县融媒体平台开展律师“以案释法”,积极推进律师进企业“法治体检”等活动。在5月份的民法典宣传月,县普法办在全县范围内印发“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方案,持续推进民法典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活动60余场次,发放法治手册2000余册。以民法典进农村为契机,开展农村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培训20余场次。县司法局与县融媒体中心合作,邀请优秀农村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参与山东广播电台《乡村法治带头人》栏目,栏目对平原县农村产业发展和法治建设情况进行了专访直播,以“民法典进农村”为主题,普及《商标法》《农业保险条例》等涉农法律法规。
(四)充实普法团队,队伍“专业化”
在全市率先实现为每个乡镇配备2名专职调解员,成为镇村调解矛盾纠纷、宣传法律法规的重要力量。县司法局及乡镇司法所积极指导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参与基层乡村振兴和社会治理工作,截止目前,全县12个乡镇(街道)1413名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主动参与到基层矛盾纠纷预防、排查、疏导、化解工作中,宣传与农业农村农民有关的法律知识,宣传支农惠农政策措施,履行基层政策宣讲员、法治宣传员、社情民意传达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法律服务联系员等职责,发挥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
【特点和效果】
平原县落实“八五”普法规划,推动法治宣传工作落地落实。2022年以来,共印发各类法治手册、法律明白纸、普法产品10000余份。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培养工作开展以来,全县12个乡镇(街道)对“法律明白人”开展培训60余场次,发放民法典、法律援助、扫黑除恶等法律知识读本4500余册。疫情期间,紧抓“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落实不放松,对相关部门发出“普法提示”,督促各单位围绕疫情防控,发挥职能,加强传染病防治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重点法律法规的宣传解读,依托线上普法,推送依法防控法律知识及案例2000余条,在全县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