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基本情况】
自“七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泰和县围绕“普治并举、整体部署、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工作思路,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七五”普法工作的决策部署,紧扣法治泰和建设目标,创新普法工作机制、拓展普法工作载体,创造性开展普法宣传活动,不断浓厚全县上下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2019年,该县司法局被评为“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
【任务措施】
(一)“八个加法”创新普法形式。结合实际,多措并举,创新普法宣传载体,助推“七五”普法顺利开展。一是“现代媒介+普法”。积极运用县电视台、《泰和通讯》、微博微信、手机报等媒介,开辟“泰和警方”“法庭传真”等专栏,刊播法治动漫、法治微电影、法治文章等。二是“民嘴讲堂+普法”。县委宣传部、县司法局、县普法办积极运用“民嘴讲堂”理论宣讲品牌,将法治元素融入“民嘴讲堂”活动,采用“身边人说身边法治故事”,将“法”融于“民”。三是“专业队伍+普法”。配强了一支由15名专业人才组成的“七五”普法讲师团,深入基层开展法治讲座。组建“普法小分队”集中开展“法治大宣传”活动,并建立了农村普法志愿者队伍,确保基层有一支懂法律、会宣讲的普法宣传力量,不断壮大农村“法律明白人”队伍。四是“示范阵地+普法”。高标准打造澄江镇月池村、苏溪镇滩尾村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成立普法学校21个,建立村级法治宣传栏322个、法律图书角297个、法治讲堂198所;修建法治文化广场、法治宣传长廊80余处,在县城高标准建设了一条长210米的“法治泰和、平安泰和建设宣传长廊”,在澄江镇、马市镇分别高标准建设了一个法治文化广场,努力实现法治宣传圩镇、社区、村庄和学校“四个全覆盖”。五是“美丽乡村+普法”。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既注重古色文化、绿色文化的挖掘保护,更注重法治文化建设、法治精神弘扬。有效结合“美丽乡村、和谐村落”建设,全面加强农村普法阵地建设,在所有新农村建设中融入法治元素,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法治观念,农村普法阵地得到有效开辟。六是“典型案例+普法”。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工作机制,积极在全县各政法、行政执法部门中推行以案释法,把在司法活动、执法过程中发生的典型案例制作成宣传板块,通过“政法部门法律服务基层行”等宣传活动,用身边的人和事来进行普法教育。七是“法律八进”+普法。在原有的“法律六进”(进单位、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的基础上,增加“法律进家庭”“法律进宗教场所”,有效拓宽了法律服务与法律宣传渠道。八是“农村小戏+普法”。深入挖掘民间本土剧目,将法治文化与乡土文化相融合,组织编写、创作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作品,开展“送戏送法百村行”活动,提升普法效果,丰富群众的法治文化生活。
(二)“四个结合”增强普法实效。整合多方资源,将法治文化融入各种文化当中,最大程度发挥普法实效。一是法治文化与机关文化建设结合。结合各单位的办公环境,采取宣传栏、政务公开栏、电子屏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把法治文化融入到机关文化建设之中,让广大干部职工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尽享法治文化的熏陶。二是法治文化与民俗文化结合。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注入法治元素,既注重传统民俗文化的挖掘保护,更注重法治文化建设、法治精神弘扬。苏溪镇旗山村将法治文化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打造独具匠心的普法阵地,代表吉安市迎接省法建办的考核。三是法治文化与校园德育文化结合。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的作用,把法治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安全防护教育紧密结合,让法治教育进课堂、法律知识进头脑,使广大中小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法治教育和熏陶。四是法治文化与企业文化结合。积极开展诚信守法示范企业创建活动,在车间、厂区,运用法治宣传标语言、宣传图画等宣传手段,积极拓展新兴媒体法治文化阵地,举办了企业管理人员法律知识培训班。
(三)“三个集中”,突出普法主题。借助特殊时期、特殊节点、特殊主题开展普法活动,发挥法治宣传服务民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作用。一是开展系列集中普法活动。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围绕“三大攻坚战”“扫黑除恶”“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结合“法律服务基层行”“服务大局普法行”“新时代文明实践”,组织开展了“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未成年人保护宣传周”、“6·26”国际禁毒日宣传、“献礼七十华诞 唱响法治江西”主题法治宣传及“12·4”宪法宣传周等系列活动。二是开展“防控疫情 法治同行”集中普法活动。组织各乡镇、各单位开展“防控疫情 法治同行”主题法治文化优秀作品征集活动,县普法办共收到书画、微视频等各类作品38件,择优上报市普法办11件,2个微视频、1幅书法作品,荣获全省提名奖。三是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经济发展”集中宣传月活动。县司法局、县工商联、县高新区联合深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活动,为企业面对面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在全县科级领导干部进修班上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题讲座;县纪委监委结合“六稳六保”工作,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消除“中梗阻”信访举报集中宣传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
【特点和效果】
该县立足“八五”普法工作的新起点,始终坚持开拓进取、务实创新,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不断深化“法律六进”活动,狠抓法治文化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素养和法治思维,营造了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