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活动概况】

国家“八五”普法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教育引导青少年从小养成尊法守法习惯。为贯彻落实工作要求,寮步镇司法分局结合实际、科学谋划,把青少年法治教育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中“一盘棋”推进,通过覆盖式送法、精准式普法、体验式学法的方式推动青少年法治教育向纵深发展,细化、实化、具体化织密青少年法治教育“一张网”,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2021年,寮步镇司法分局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活动23场次,参与人数累计超1.1万人次,运用新媒体推送涉青少年法律法规推文28篇,青少年普法学法氛围浓厚。

东莞市寮步镇“三种形式”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向纵深发展

【重点宣传内容】

(一)注重统筹资源,“覆盖式”送法更立体

强化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法治教育格局,扩大青少年法治教育受教育人群,自4月起开展覆盖全镇学校的“青少年法治文化宣传教育季”活动,把法治教育融入到校园中,送到学生身边。一是“学习”,开展普法“第二课堂”。充分发挥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专业力量,组建青少年普法讲师团,以“一对一”结对的方式深入校园开展普法“第二课堂”,围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等青少年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主题授课。法律顾问通过以案释法、以法论事,就校园安全、未成年人性侵害、沉迷网络等热点问题进行法律解读。活动累计开展主题讲座18场,受益师生累计9812人次,给中小学生上了一堂精彩的法治教育课,形成了自我保护的第一道思想防线。二是“营造”,打造浓厚的学法氛围。多渠道开拓宣传路径,收集整合围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宣传库,为学校提供学习课件、“以案释法”、广播稿等教学内容,依托校园原有的宣传栏、电子滚动屏、LED显示屏等宣传阵地投放,鼓励学校以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家长会、成人礼、“校园法治小喇叭”等形式,对在校学生进行灌输式教育,让学生在浓厚的学法氛围中感受法治力量、孕育法治思维、深化法治涵养。

(二)注重因材施教,“精准式”普法有温度

适应青少年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和接受能力,开展有差异化的普法活动,进一步提高青少年法治教育的“精准度”。8月19日,走进嘉顺针织公司为企业来莞“小候鸟”开展法治课堂,因“小候鸟”普遍年龄较小,分局放弃传统的普法形式,采用“法治+绘画”的方式提高“小候鸟”对法律的认知。在活动中,工作人员从日常生活中的法律讲起,围绕遵守交通规则、培养垃圾分类习惯、防止高空抛物坠物等带领“小候鸟”进行绘画创作,趣味十足。8月22日,针对暑期托管班的学生开展民法典与未成年保护讲座,分局制定符合未成年人认知规律的课件,围绕未成年人法治困惑甄选典型案例,将法治理论融入案例解读中。通过授课老师“接地气”的讲解和互动,激发了学生体验共鸣,加深对法律的理解。

(三)注重法治实践,“体验式”学法更有效

创新普法形式,推出“互动体验式普法”系列活动,实现普法从“灌输式”向“体验式”转变。活动以未成年人保护法为主线,通过趣味性强、有感性认识的“双向体验”普法游戏让青少年学法,用巧妙的设计把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网络保护”、“强制报告”、“校园欺凌”等亮点融入游戏中。6-7月,累计开展“体验式”学法活动3场次,受教育青少年528人次,学习法律不再是僵硬的讲述,而是达到了“玩一场有趣的游戏,就等于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的效果,极大地激发了青少年学生的学法热情。

【活动特点和效果】

一是渗透性更强。让枯燥、晦涩的法律条文以生动多样的方式渗透到青少年生活中,有效培养青少年对普法内容的思考习惯和认知能力,强化了普法宣传效果。

二是互动性更强。构建了互动型、体验型的普法模式,通过轻松、易接受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给青少年以深刻的法律启迪与教育,实现青少年法治教育从传统的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