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基本情况】

萍乡市湘东区狠抓“法律明白人”建设 助力基层治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萍乡湘东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树立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观念,推出农村“法律明白人”四化建设融入“农村(社区)社会治理综合体”治理新模式,使之成为法治乡村建设的重要力量、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帮手、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石,打造成特色突出的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品牌。目前已建成综合体143个,涵盖全区11个乡(镇、街),在册队员达到1997名。

【任务措施】

(一)遴选择优化。一是建立选聘机制。重点关注在各村(社 区)德高望重、法治意识强、热心公益的同志中遴选“法律明白人”。同时加强对综合体队员的培养,在通过“法律明白人”网校学习的人选中,采取自愿报名、群众代表投票等方式,遴选出群众基础好,能了解群众需求热点、群众工作难点、基层工作堵点的人员充实到综合体中。二是明确遴选原则。自愿承诺原则,实行一年一承诺制度,根据自愿加入、退出自由的原则,自觉接受村(居)委和广大村居民的监督;择优录取原则,优先选拔通过了“法律明白人”网校学习和考试,择优选取其中成绩优秀者;限定范围原则,录取范围包括党员、退伍军人、村级后备干部、入党积极分子、三级网格长以及平安志愿者组织、群防群治组织、人民调解组织等。

(二)培育专业化。一是网校培训。要求每个综合体队员必须通过“法律明白人”网校学习并成为“法律明白人”骨干,乡镇(街)司法所负责队伍“法律明白人”网校学习培训和指导、对合格的颁发证书,不合格不予以上岗,确保队伍建设质量。二是专业培训。村(社区)两委根据实际情况从综合体中选取专人负责对接政府部门,区司法行政部门牵头,乡镇司法所组织安排每个有工作需要的乡镇政府部门对各村(社区)综合体“法律明白人”每年不少于1次集中业务培训。通过政府部门专业化培训,宣传专业法规政策,落实日常工作,传递执法信息,达到减轻乡镇执法难度,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认可度。

(三)机构规范化。一是采取“3+1”设置。结合实际,在有条件的行政村(社区)建设一个法律明白人工作室、农家法德讲堂、一支法治志愿者队伍。法律明白人工作室要求“六有”:有办公场所、有必要的办公设施、有组织机构、有工作制度(管理制度、工作制度、记录制度),有条件的可增加有专业律师(或法律工作者)、有情理法工作视频系统。二是借鉴商业综合体服务管理模式,依托农村社会治理综合体,向所有的行政村(社区)逐步推广农村(社区)“法律明白人”骨干队伍建设。目前,我区 143 个社会治理综合体法律明白人队伍基本实现全覆盖,在册队伍1997名队员中70%以上被培养为法律明白人骨干。三是强化考核奖惩。建立考核评价激励机制,将“法律明白人”遵纪守法、业务培训、法治实践等纳入社会治理综合体考评内容,注重在年度考核优秀的“法律明白人”队伍中优选发展党员、培养村组干部,侧重将“法律明白人”骨干培养成网格员。综合体建设经费政府采用“以奖代补”机制,每个综合体按照要求完成区级验收奖励5万元;完成乡镇验收奖励3万元。队员考评采取综合奖励机制,将网格补助经费、村民小组长补助经费、森林防火补助经费、公益性岗位补助经费进行统筹调配综合使用,结合村委对综合体队员评价给予表彰奖励;将队员做义工的累计时间作为评选文明市民、村民等优先条件,纳入个人诚信档案,基本做到每日有通报、每月有评 比、每季有活动、半年有表彰、年终有总结。

(四)服务多样化。农村社会治理综合体的队员服务职能为“6+X”:“6”即义务巡防员、矛盾调解员、应急处置员、普法宣传员、志愿服务员、民意信息员六项基本服务职能“X”即各村根据上级党政机关安排的其他中心工作和村情需要选择服务内容。一是义务巡逻员。分班组开展常态化志愿义务巡 防等服务,每天将义务巡防工作轨迹实时记录,遇到的难题及时上传微信群,各级领导按事件层级等次进行分级处理,指导解决。村级视频化巡防。在全村重点区域、交通要道安装监控设施,并通过奖励方式发动群众安装天逸云眼,并网至指挥中心平台,监控系统发现应急情况,及时赶赴现场处置,提升群众“安全感”。二是矛盾调解员。建设村级情理法工作室。“法律明白人”在情理法工作室面对面与当事人交流回复咨询化解矛盾;利用移动中国移动云视讯技术与司法局律师、法院法官开展云上面对面联线法律咨询、法律调解,提升群众“公正感”。三是普法宣传员。结合乡镇工作开展护校护河护市、爱林护林、生态保护、环境整治、土地规划、资源管理、禁毒宣传、社保医保、劳动就业等实际工作,通过与乡镇负责同志的实时指导开展相关法律政策宣教,实现在工作过程中普法与工作并行不悖,让法治推动基层工作落实落地,与群众需求有机融合、良性互动,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四是志愿服务员。根据各地群众需求包括代办民生事务、关爱留守儿童、关爱空巢老人、关爱特殊人群,参与文化惠民、网格服务、交通宣教、村企共建等,提升群众“幸福感”。五是民意信息员。每名队员从遴选程序、工作机制、日常管理等方面均要求及时收集社情民意,实时反馈基层政府工作落实情况,充当群众的贴心人,基层政府的民意信息员,提升政策落地的“契合度”。

【特点和效果】

“法律明白人”融入农村(社区)社会治理综合体运行以来,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已成为法治乡村的重要力量。综合体成员通过“法律明白人”网校学习的知识融入各项具体工作,与普法宣传有机结合、以案释法,帮助群众用自己的方法防范和化解身边问题,成为农村“法治”的重要力量;通过引导综合体法治化通过主动参与到治安巡逻、山火救援、寻找走失人员、维护交通秩序等农村社会治理工作中去,群众参与社会事务的热情,使他们成为农村“自治”的重要力量;通过“法律明白人”网校培训,综合体成员已成为一批思想先进、政治可靠、充满激情、充满正能量的新时代农民群体,为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基层群众中传播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们以精神追求为目标,不计报酬,乐于奉献,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了农村“德治”的重要力量。

二是已成为法治政府的重要帮手。1.提升了基层政府应急处置能力。“法律明白人”骨干队伍——综合体成立后,村级拥有一批政治可靠、素质专业、服从指挥的队员,遇到突发事件时这支队伍是重要的辅助力量。2019年,湘东区发生历史罕见洪灾,20多万群众受灾,在这次洪灾中,到处都是综合体队员帮助受困群众转移,帮助遭灾群众自救,帮助损毁公共设施恢复的身影;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政府号召设立24小时守值卡点150余处,参与卡点值守3.5万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0万余份,辐射带动群众参与疫情防控3.8万余人,劝导取消酒宴1100余起、休市1700余场次,体温检测53万余人次,劝返车辆6.8万余台次,劝返走亲访友群众10.4万余人次。人民群众在这次疫情期间为综合体队员捐赠资金物资达300多元。2.提升了基层政府日常工作落实效率。各位队员通过“法律明白人”培训学习和各项专业事务培训,提升了综合体的法律政策水平,帮助实现政府日常工作落实在法治化轨道上与群众无缝对接,解决了政府法治工作推进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提升了基层政府的“战斗力”。

三是已成为法治社会的重要基石。1.综合体进行义务巡逻、志愿服务、维持秩序、应急处置,缓解了农村治理覆盖不足的困境,尤其是在边远山区村综合体队员的日夜志愿巡逻守护,对维护当地社会治安发挥了显著作用。2.通过“法律明白人”网校培训,综合体通过及时了解群众之所需,运用群众的语言解读宣传党的政策、国家法规,解决群众之所难,协同基层党组织开展社会治理深受社会各界认可和信用,传递着正能量引导群众树立当地社会风尚的新标杆,成为了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的领路人,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