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活动概况】

武汉市武昌区粮道街司法所开展“送法进蜂巢”活动

2021年为进一步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发挥法治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积极作用,武汉市武昌区粮道街司法所创新普法宣传渠道,邀请社区法律顾问杨律师在花园山社区“江城蜂巢”驿站为辖区快递员开展法治讲座,宣传《民法典》及交通法规等与快递行业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现场解答法律问题,提醒快递员规范自身工作行为,提高维护自身权益意识,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重点宣传内容】

1.快递丢失赔偿责任及金额如何认定?

答:《民法典》第八百三十二条规定:承运人对运输过程中货物的毁损、灭失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是,承运人证明货物的毁损、灭失是因不可抗力、货物本身的自然性质或者合理损耗以及托运人、收货人的过错造成的,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因此当出现快递物品丢失、损毁、内件短少时,除了法定的免责情形之外,快递公司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快递暂行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快件延误、丢失、损毁或者内件短少的,对保价的快件,应当按照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与寄件人约定的保价规则确定赔偿责任;对未保价的快件,依照民事法律的有关规定确定赔偿责任。

客户选择快递公司邮寄货物,实际上与快递公司签订了货运服务合同,根据双方所签订的合同,快递公司应当履行安全送达货物的义务。快递公司作为物流服务提供者也应当尽好自己的责任,在寄件前应尽到贵重物品保价提示义务,及时告知消费者保价规则和保险服务项目,提醒消费者可对贵重物品选择保价。在运输过程中应当注重服务质量,遵守相关规定规范操作,防止造成快件损毁。如果不慎造成快件货物损失的,应当主动承担相应责任,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2.快递信息被泄露该如何依法处置?

《快递暂行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应当保护用户信息,不得出售、泄露或者非法提供快递服务过程中知悉的用户信息。

同时,泄露个人信息已经入刑,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在2017年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进一步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非法购买和收受公民个人信息的定罪量刑标准以及相关法律适用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规定。

2021年11月1日起《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实施。该法明确: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同时,该法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根据个人信息的处理目的、处理方式、个人信息的种类以及对个人权益的影响、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等,采取措施确保个人信息处理活动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并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以及个人信息泄露、篡改、丢失。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制定内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对个人信息实行分类管理;采取相应的加密、去标识化等安全技术措施;合理确定个人信息处理的操作权限,并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定并组织实施个人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等。

3.快递员在配送途中受伤算工伤吗?

《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四)患职业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第2项规定,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在这里,“工作场所”是指与职工工作职责相关的场所,而非仅仅指工作岗位。职工在工作场所内去往工作岗位的途中,工作目的明确,且为开始工作所必须进行的行为。

认定工伤的关键在于是否存在劳动关系,而劳动关系的认定,主要看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是否存在用工关系,确立劳动关系是享受工伤待遇的前提。

【活动特点和效果】

一是靶向普法顺应时代趋势。以互联网平台为依托的网约工、快递员和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劳动者与日俱增,成为我国劳动力大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送法进蜂巢”活动是对于新业态从业人员普法教育的新尝试,是顺应时代趋势和需要的表现,有助于实现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和社会公平正义。

二是定向普法贴近生活实际。通过法治讲座等多种形式,围绕《民法典》、《工伤保险条例》、《劳动合同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与快递员工作息息相关法律法规,对快递员精准普法、滴灌式普法,维护快递员合法权益,有效规范行业用工秩序,有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让快递员工作更有保障更有尊严。

三是以案释法提升普法质效。通过以案释法方式,列举实际生活中的鲜活案例生动普法,让普法对象更清楚直接地掌握法律知识。在课后,进行互动式问答,快速有效地为普法对象答疑解惑。同时借助各新媒体平台,达到二次宣传普法的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