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基本情况】
2021年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井冈山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进一步丰富拓展“红色治理法”,井冈山市创新推出“全要素网格”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探索经验、作出示范。
【任务措施】
(一)全要素统筹,社会治理“一张网”
整合综治、党建、消防、城管、民族宗教、人民调解、安全生产、市场监管等资源要素,推动综治基础网格与各类专业网格“八网合一”,重新规划设立“全要素网格”257个,增设学校、医院、工业园等专属网格54个。依托社会治理大数据平台接驳28家市直有关职能单位信息管理系统,全面梳理隐患排查、公共服务、矛盾调处、城市管理、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社会保障、法律服务等共计79项责任清单,一并纳入“全要素网格”事务,真正做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联动互促,有效实现全市“社会治理一张网”。
(二)全域化覆盖,凝心聚力“一股绳”
坚持党建引领,大力推进“党建+全要素网格”项目建设,覆盖257个“全要素网格”建立党小组,优先选聘网格内在职党员、先进分子,配齐配强专兼职网格员355名,发展相对固定平安志愿者5750人。同时,按照“一网格一微信群”标准,由网格内党小组牵头,吸纳挂点包村局市领导以及网格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乡贤、老干部、热心公益事业人员等,不断拓宽党群干群沟通联系渠道,及时收集反馈群众问题意见,进一步宣传党的政策方针、强化法治教育。
(三)全身心服务,打通最后“一公里”
加快推进市、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实体化、标准化建设,大力推动乡镇综治中心与便民服务中心一体化建设,积极推动党员干部由“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变,推动职能部门由“要我进”向“我要进”转变,推动治理方式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将各类民生事项统一纳入“全要素网格”范畴,紧密结合“我是党员我争先,我是党员跟我来”“干部走进群众,实事办到心坎”等系列活动,深入践行为民初心、优化为民服务。“全要素网格”试运行至今,共收集上报各类事项12154件,办结12085件,办结率达99.4%;其中涉及生活服务、法律服务、公共服务等事项1371件,办结率均在98%以上,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四)全方位保障,齐抓共管“一盘棋”
坚持把“全要素网格”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作为“一把手”工程。强化保障支撑,市委主要领导亲自点题、亲自挂帅,保障落实每年300余万元的专项经费,并列入财政预算,挂点包村局市领导担负主责、乡镇党委书记统筹协调、政法委员具体实施、村(社区)书记日常监管,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传导压力。同时,建立完善首问负责制、定期调度、部门联动等长效机制,坚持每周一评选、每半月一沟通、每月一调度、每季度一通报、每半年一总结,强化督查问效。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全要素网格”工作成效突显,有力推动江西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2021年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等重要敏感节点期间安保维稳“万无一失”。
(五)全社会参与,共建共治“一条心”
不断健全民主协商、社会协调、公众参与机制体系,充分调动各类治理主体积极性,覆盖全市16个乡镇、街道建立乡贤理事会,覆盖148个村(社区)组建红白理事会,大力推广设立“五老”金牌调解室,创新打造推出5个“红井冈”个人品牌调解室,形成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据统计,一年来通过“法律明白人”骨干、乡贤参与成功调处的矛盾纠纷126起;仅最近3个月,“红井冈”个人品牌调解室就提供各类咨询服务100余次,受理各类矛盾纠纷25件,调处成功23件,调处成功率达92%。在全社会的广泛助力下,一批欠缴员工社保、房产业主办证难等“老大难”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一批历史遗留问题也得到妥善化解,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
【特点和效果】
近年来,井冈山市大力弘扬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践行新时代群众路线,积极探索“红色治理法”,走出了一条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的新路径,受到省委和吉安市委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新华社(内参)、长安杂志、江西日报、法制日报、新法制报、井冈山报等各级媒体先后采访报道,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潘治宏社长在2019年江西智库峰会上宣传推介。2017年--2020年,井冈山市连续4年获评“全省公众安全感调查先进县(市、区)”;2017年--2019年,连续3年获评全国信访“三无”县,先后5次蝉联全省平安创建最高荣誉“平安杯”;2017年--2020年,连续4年荣获吉安市“和谐稳定奖”,安居乐业、红心向党、红心为民已成为平安井冈最厚重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