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基本情况】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特别是“各级党和国家机关以及领导干部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党的领导能不能在全面依法治国实践中得到具体落实,领导干部是关键。近年来,吉安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牢牢把握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积极探索创新,在学法、考法、述法上三向发力,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法治素养与法治能力,充分发挥其法治建设领跑者的积极作用,推动法治吉安建设赛出新高度、跑出加速度。2010年以来,吉安市先后获评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连续12年获评“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市”。公众安全感指数保持在全省前列,2022年度上半年为99.004%,再创历史新高。2014年—2021年期间,7年获评“法治江西建设优秀设区市”,近两年连续获评“全省法治政府建设优秀设区市”。
【任务措施】
(一)抓头雁效应,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
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多措并举推动领导班子带头学,带动干部群众广泛学,使学法的“软任务”变成“硬指标”。
一是健全机制,领导干部示范学。建立并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政府常务会议第一个议题学法制度,每年至少举办2次法治专题讲座。市县两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实现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全覆盖。建立涉及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等重大问题决策前组织专题学法制度和法律顾问制度。自2019 年始,市法律顾问团固定列席市政府常务会议,在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党内规范性文件前置审核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专题学法和法律顾问团的引导,领导干部依法决策能力得到充分提升。
二是强化阵地,创新方式灵活学。充分发挥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作用,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作为公职人员初任班、主体班次的重点教学内容。同时采取领导干部“上台讲”、以案释法“案中学”等方式,帮助学员明法理、知敬畏、守底线。近年来,市委党校共设计普法专题课程27个,精品案例课程3个,其中《学习贯彻<刑法修正案(十一)>, 以良法保善治》被评选为全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第四届精品课;《井冈山市“红色治理工作法”的探索与实践》入选 2021年全省干部教育培训好课程。同时,为深入挖掘吉安红色法治文化,锤炼政法队伍政治品格,开发打造了“遂川—万安”井冈山斗争史等3条现场教学路线,并先后举办“全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专题政治轮训班”等14 期法治专题班,累计培训 5750余人次。
三是注重实效,融入工作转化学。始终坚持效果导向,根据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及普法责任清单,积极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并将法律法规学习纳入党员主题党日的学习内容,与传承红色基因、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重点项目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惠民政策落实、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同时,不断丰富机关学法形式,通过开设“法治道德讲堂”“纪律小课堂”“庐陵清风大讲堂”,举办法治论坛,进行学法心得交流等方式,推动干部经常性学法引向深入。近年来,吉安市开展为民办法治实事近5000件,受益群众2万余人次。
(二)抓考试问效,在“以考促学”上探新路
加强组织协调,探索出一条“日常线上考法+年度线上测法+新任线下考法+专场竞赛比法”的有效路径,使考法成为领导干部的“必修课”。
一是线上考法不懈怠。以无纸化学法考试推动考法经常化。积极组织开展“百万网民学法律”专场知识竞赛,“处非条例和地方金融监管条例”等多场次参赛人员位居全省前三。充分利用“全省领导干部网上法律知识考试”“国家工作人员分类考试”进行年度测法,每年全市2万余名机关干部参与考试,参考率和及格率均达到100%。积极参与中国普法微信公众号答题,分别获“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讲话精神”“法律援助法”等专题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
二是凡提必考成常态。出台《新提任领导干部法律法规知识考试实施办法》,使考法成为领导干部上任必经程序。邀请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团、普法责任主体单位共同编写《领导干部法律法规知识考试应知应会试题库》,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以及其他履行领导岗位职责应掌握的法律法规知识纳入必考范围。自2020年开始,每年“12·4”国家宪法日期间,市、县同步,由开卷向闭卷延伸,组织统一集中考试,共有350名县级干部、1576名科级干部参考。考试成绩通报参考者所在单位党委(党组),并报组织部门备案,作为领导干部年度考核评先评优的重要参考。
三是专场比拼展风采。积极组织开展“禁毒法”“美好生活 民法典相伴”“吉安市住宅物业管理条例”等法治专题现场竞赛活动,现场比拼,赛出水平,决出胜负,通过“以题传知识,以赛促学法”的方式,查缺补漏,使法律知识入脑入心。
(三)抓年终述法,在“比学赶超”上见成效
在全面落实书面述法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述法形式、扩大述法规模,将会议现场述法由点及面在全市范围内辐射开来,实现现场述法点评全覆盖。创新建立会议述法、领导点评、述职评议、整改督察、结果运用等全链条机制,使领导干部“年终述法”晒成绩成为检验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成效的“必选项”。
一是明确述法要求,使比学有目标。下发《关于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列入年终述职内容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述法主体,规范述法内容,明晰述法形式。通过固化述法制度,让述法可“度量”,使述法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二是开展现场述法,使赶超有动力。充分考虑党委、政府、党委工作部门、政府工作部门等主要负责人述法主体的职责特点,制定四张述法内容清单,进一步增强述法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下发《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报告参考格式》,细化述法要求。采取“述法+点评+评议”模式,2022年在全省率先实现各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现场会议述法全覆盖。全市共有13位县级党政主要负责人、224位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36位党政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现场述法。
三是强化结果运用,使考评显威力。坚持把法治述职评议作为推动法治建设的重要载体,积极推动结果运用,使其成为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一把尺子”、评先表彰的重要依据。通过量化评分、通报评议结果、纳入年度综合考核等举措,将法治述职评议结果作为衡量党政主要负责人工作实绩、作用发挥的重要内容和考察使用干部、推进干部能上能下的重要依据,推动形成重视法治素养、法治能力的用人导向。对不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的党政主要负责人,依照有关规定及时告诫和约谈,严肃批评。对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职的党政主要负责人,依规依纪依法追究责任。
【特点和效果】
行动是最好的引领,实干是最好的示范。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历程中,领导干部带头依法办事,将对全面依法治国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也将对全社会起到重要表率作用。抓住这部分人,就抓住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牛鼻子”,将为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程注入强大牵引力。吉安市紧扣“领导干部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提升”这个课题,着力在学法、考法、述法等三方面多措并举,多点发力,取得明显成效。究其根本,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启示。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是基础。只有领导干部从自身做起,清除思想认识上的误区,摒弃特权思想,强化各项制度建设,加强组织领导,带头树立法治思维,依法行政、依法用权,才能让法律公正实施,让社会规范运行。
二是坚持系统思维是关键。从培育领导干部“尊崇法治 信仰法治”法治理念着手,通过考法、会议述法等推动形成学法全链条机制,有效激发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学法成为领导干部的一种政治责任、工作追求、精神境界,不断提升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
三是坚持结果运用是保证。与组织部门、综合考核部门沟通协调,将法治建设情况、述法评议结果运用作为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一把尺子”、评先表彰的重要依据,推动形成重视法治素养、法治能力的用人导向。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推动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学法考法述法常态化、制度化,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为推进法治吉安建设,加快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全省共富共享美好生活实践区、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努力贡献法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