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基本情况】

天津市津南区司法局实施村居“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的探索与实践

近年来,天津市津南区以“法律进乡村”“法律进社区”工作为载体,切实加强对村居“法律明白人”的培养,初步选拔培育了一批了解法律基础知识、具有一定法律素养的村居“法律明白人”。他们在深化基层法治宣传教育、化解基层矛盾纠纷、推进基层群众自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村居营造了浓厚的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

【任务措施】

一是结合实际制定出台工作方案。津南区积极贯彻落实《天津市加强法治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精神,区普法办、区司法局会同区依法治区办结合津南实际,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强津南区法治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为做好村居“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奠定了坚实基础。2021年3月,区普法办结合津南实际,经过认真细致研究,广泛征求相关单位意见,制定印发《天津市津南区农村“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培养管理实施方案》,确定了津南区“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培养的目标要求,具体规定了“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的基本条件、主要职责、选拔方式等内容,明确了部门责任分工,还专章规定要做好“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的保障工作,为村居“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落实落细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是做好人员选拔工作。津南区认真落实村居“法律明白人”培养管理实施方案,从2021年4月初开始,集中两个月的时间,分宣传发动、推荐报名、初审上报、审核公示四个阶段推进村居“法律明白人”选拔工作。通过村民自荐和村委会推荐,逐级审核,乡镇公示,考核合格后,将一批政治素质较好、具备一定法律基础和群众基础的“法律明白人”和政治素质过硬、法律素养较强、热心法治实践、具有良好群众基础的“法治带头人”选拔出来,比较圆满的完成了选拔任务,10个镇街共选拔“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共671人,其中村居“法治带头人”170人,村居“法律明白人”501人,为村居“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提供了有力的队伍保障。

三是强化培训教育工作。津南区将村居“法律明白人”选拔出来后,举办了一系列培训教育活动,提升村居“法律明白人”的法治素养和业务水平,增强村居“法律明白人”的履职能力。区司法局、区普法办公室先后组织开展“法律明白人”网上学习培训活动、津南区人民调解员暨“法律明白人”培训会、津南区村居“法治带头人”暨普法骨干专题辅导讲座等活动,对全区“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进行教育培训。同时各镇街结合津南区“明责尽责 担当作为”岗位职责大练兵活动,将村居“法律明白人”培训教育纳入日常管理工作,制定学习计划。八里台镇、双桥河镇、双林街道办先后举办培训讲座、知识竞赛等活动,做好村居“法律明白人”的培训教育工作。

四是积极服务基层普法工作。以法治宣传月、国家安全日、“6.26”国际禁毒日等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村居“法律明白人”通过法治讲座、普法宣传、法律服务等形式,向村居群众宣讲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民法典、宪法等法律法规知识,营造了浓厚的学法用法氛围。同时区普法办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为抓手,构建“大普法”工作格局,要求全区相关单位积极为村居“法律明白人”开展普法工作提供帮助指导,共同做好基层普法工作,形成普法宣传合力,进一步提升了基层法治宣传教育水平,逐渐化解基层群众“信访不信法”的问题,做到普法宣传服务群众“零距离”。

五是切实带动基层法治建设。法治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基础性保障。村居“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既是新形势下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有效载体,也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村居“法律明白人”开展法律服务活动,解答村民的法律咨询,引导群众通过法治途径处理解决问题,为群众排忧解难,让基层群众有了身边的法律“智库”。同时认真开展人民调解工作,积极走访排查矛盾纠纷,主动进行调处化解,促使矛盾纠纷早预防、早发现、早化解,做到将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解除群众心中的“疙瘩”和“心结”。通过展现村居“法律明白人”的重要作用,还有利于引导带动更多的村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社会上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有力维护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

【特点和效果】

一是切实提高重视程度。要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对村居“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的重视程度,提高对该项工作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充分认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做好村居“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相关工作。要将村居“法律明白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及时部署,加强对各村居工作的指导督促,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确保村居“法律明白人”落实落地。要加强宣传发动工作,通过营造强大的宣传声势,使群众增进对村居“法律明白人”的认识和了解,提升参与和支持村居“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增强村居“法律明白人”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让村居“法律明白人”充分认识自身所肩负的职责和使命,变被动培训为主动学习,不断提升自身法治素养和业务能力,充分发挥村居“法律明白人”的示范带头作用。

二是压紧压实部门责任。实施村居“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是乡村振兴战略和法治中国建设的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建立健全沟通协调机制,细化明确部门职责,做到从上至下,层层压紧压实。要充分发挥区委依法治区办的牵头作用,将村居“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与法治乡村建设工作统筹谋划。相关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共同参与、形成工作合力,做好对村居“法律明白人”工作的支持指导。各镇街要切实加强对村居“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推进,强化工作举措,明确责任部门,及时听取汇报,确保村居“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落地见效。各村居要认真履行好相应的管理责任,协助做好村居“法律明白人”管理工作。

三是积极创新培养方式。实施好村居“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核心在“培养”,要通过做好培训教育工作,进一步提升村居“法律明白人”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带动群众学法守法。要探索建立“互联网+法律明白人”培养模式,充分发挥互联网媒介灵活、便捷、高效的优势,组建村居“法律明白人”微信工作群,加强与村居“法律明白人”实时互动、教育指导,为村居“法律明白人”学法用法、履职尽责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要提升培训教育的实效性,要从基层群众的需求出发,围绕解决基层群众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精准施教,使法律明白人学有所用,学有所得,要通过以案释法、旁听庭审、现身说法等形式的法治实践活动,使村居“法律明白人”感受到法治的伟力,增强学习的动力。要提升培训教育的趣味性,要加大体验式、参与式、互动式培养教育的比重,探索开展法治微视频、微电影、法治文艺下基层等活动,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法律知识、提升法治素养,不断提升村居“法律明白人”学习意愿,增强学法用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四是扎实做好保障工作。要为村居“法律明白人”开展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各部门要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积极开展“法律进乡村”“法律进社区”活动,深入乡村、社区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创新普法宣传方式方法,用好“智慧普法”“津门普法”平台,发挥“报网端微屏”作用,加强法治宣传阵地建设,丰富乡村公共区域的法治元素。在村居“法律明白人”履行职责、开展工作时,积极提供宣传资料、法律法规答疑和工作技巧指导,为村居“法律明白人”有效开展工作提供必要保障。

五是要健全正向激励机制。发挥村居“法律明白人”的作用,要建立健全正向激励机制,给予必要的奖励,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其更好的履职尽责,发挥带头示范作用。要加强对工作成绩突出的村居“法律明白人”的宣传报道,着力培育和树立典型,积极发动传统新闻媒体和新媒体普法矩阵,及时报道推广其工作经验和做法,突出宣传其先进事迹。要在政策范围内,对村居“法律明白人”发展和培养党员、选举村“两委”班子成员、涉农贷款、技术帮扶、评优评先等方面予以倾斜。

六是要加强队伍建设工作。加强队伍建设是做好村居“法律明白人”工作的根基。一方面要做好选拔工作,加强宣传发动工作力度,扩大选拔覆盖面,尽可能多地选拔出符合条件的人员。另一方面要做好考核工作,制定完善的考核机制和评价体系,做到考核公正、公开、科学、规范。对表现优异、成绩突出的村居“法律明白人”,进行宣传激励;对不认真履职、违纪违法或有其他不符合规定行为的村居“法律明白人”,及时予以清退。严格运用考核结果,充分发挥村居“法律明白人”带头示范作用,为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法治中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