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基本情况】
在未成年人保护持续向纵深发展的大局下,新时期未成年人司法面临着攻坚克难、不断拓展的新挑战和新任务。如何发挥检察机关以司法保护推动和落实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乐安县“刘莹姐姐工作室”以实际行动探索出一条顺应群众期盼、符合客观需要的未成年人保护之路。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近年来,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事件时有发生,偏远地区和农村学校极易成为案发“重灾区”。乐安县作为典型的劳务输出大县,近四成居民在外务工,衍生出留守儿童1.1万余人。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决策部署,推动未成年人权益司法保护迈向更高水平,乐安县人民检察院经深入调研及分析,对县域范围内未成年人基本情况、涉未案件办理等方面情况形成清晰、全面、准确的认识。2020年8月,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由县委政法委牵头,县检察院负责具体实施,联合县关工委、县教体局等八家职能单位,以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为目标,成立“刘莹姐姐工作室”。
【任务措施】
工作室采用“4+3”运行模式(“4”即设立法治宣教、案件办理、媒体宣传、社会化工作团队;“3”即聚焦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预防未成年人犯罪3大工作任务),达成法治宣教全覆盖、案件办理有成效、媒体宣传多维度、社会化团队辐射广的良好效果。
(一)齐抓共管,体系构建扎实有力。依托“政法委牵头抓总、部门各司其职、条块紧密结合”的组织领导体系,凝聚团结多方力量,成员单位由前期的8家扩充为22家。2022年6月,成立县委书记和县长任组长、县委政法委书记任常务副组长、多家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全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构建由县委政法委牵头、县检察院联合21家单位和部门共同参与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大格局,以县平安办名义印发《全县未成年人保护实施意见》,签署《乐安县罪错未成年人临界预防实施办法》,构建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综合体系,通过“红黄蓝”三色预警帮教机制,实行“一对一、多对一”的分类帮教,努力实现依法惩戒和精准帮教、未成年人保护和社会治理双赢多赢。
(二)充分履职,司法保护有力长效。一是保护救助无缝对接,组建专业化案件办理团队,依法办理未成年人性侵案件和司法救助案件,依托场地设施齐全、取证机制完善的“一站式”未成年人综合保护中心,发挥社会化团队开展未成年人帮教和心理救助作用,受益未成年人230余人。二是检察建议抓出刚性,建立健全联席会议、检校共建等机制,联合开展“双减”等专项整治行动,针对学生管理、强制报告制度落实、教职员工准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发检察建议6份,跟进督促整改落实。三是推出“刘莹姐姐云平台”小程序,提供包括未成年人帮教、普法宣传、强制报告等功能的“一站式”检察云服务,有效注册用户约16000人,收到涉未举报线索2件,均按有关规定处理。四是拓展延伸关爱触角。建立家庭教育工作联动机制,在县妇联设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依法对“不称职”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健全覆盖全县所有行政村(组)、社区的罪错未成年人信息库和重点关注对象库,让关爱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
(三)拓展阵地,普法宣传纵深推进。一是构建社会化大格局,发展网格员、青年团干和教师、妇女主任、关工委主任构建超3000人的社会化团队,通过261名负责法治课宣讲、防性侵操推广等工作的校园联络员,结合“法治副校长”进校园构建法治宣教团队,采用“线下+线上”宣传方式,法治宣讲超1100场、辐射人群约32万,实现法治宣讲全覆盖。二是分层次多维度开展普法。对低龄儿童、困难儿童、中高年级学生、教师和家长等人群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分类别普法,配合省教育厅、省检察院推出“法治进校园”精品网课1件,录制“阳光法治课堂”和“刘莹姐姐FM”、拍摄公益微电影、开展“送戏下乡”、直播家庭教育课程等,依托县内“蜜蜂智能VR科学馆”组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普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2022年六一前夕,与多家单位联合开展“携手落实两法,共护祖国未来”为主题的检察开放日和乐安县2022年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宣传月活动。三是精准宣传扩大影响。系列宣传报道被学习强国、人民网、检察日报等各级媒体采用230余篇,最高检“走近一线检察官”微直播活动两次报道工作室相关工作,相关微博阅读量合计约4000万。
【特点和效果】
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均明确规定了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应履行的义务和承担的责任。乐安县人民检察院从解决未成年人保护覆盖面不广、力量单薄、城乡不平衡等问题入手,关注涉未成年人案件背后的问题,形成校园安全防控长效机制和未成年保护合力,通过案件办理、普法宣传,推动建章立制、堵塞漏洞,提升未成年人法律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既体现了坚持法治教育从娃娃抓起的担当作为,又彰显了检察机关立足案件办理督促履职的职责使命,是促进未检社会支持体系建设和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大格局构建的实践缩影。
下一步,乐安县“刘莹姐姐工作室”将进一步落实各级党委和上级院新要求、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发挥品牌示范引领作用,再拓展再提升宣传的广度和深度、执法的力度和硬度、关爱的温度和热度,努力成为牵引带动各地区未成年人保护的工作品牌,达成“立足乐安、面向抚州、辐射全省、走向全国”的目标任务。具体说来,一是继续强化与公安、法院、司法行政部门的司法协作,增进与教育、民政、团委、妇联等部门和组织的配合,在预防和减少犯罪、社会支持体系建设、家庭教育指导、变更或撤销监护权等方面加强合作;二是以深入贯彻落实“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家庭教育促进法》为契机,加强“一站式”综合保护,开展司法救助、未成年人帮教、心理救助和亲职教育,探索构建“工作站、指导中心、家长学校”联动机制,在县内16个乡镇设立工作站,每个工作站设2个公益岗位,176个行政村的儿童主任和儿童督导员为工作站组成人员,探索设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家长学校”;三是继续开展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探索丰富普法内容和形式,在“线上+线下”宣讲的基础上,拓展增加“刘莹姐姐云平台”小程序、VR技术展示、FM电台在线收听、新媒体演播等内容,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听得懂、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