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案情概要】
2022年2月16日,四川省攀枝花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法律职业资格申请窗口迎来了一位特殊的申请人。他,就是用脚书写奇迹的攀枝花籍“无臂考生”——彭超。
彭超,男,26岁,出生于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6岁的一次事故,让他失去了双臂,但命运的挫折并未将他打倒,反而他拥有了更强大的内心和更坚韧的意志。2020年,彭超在四川省攀枝花考区参加法考,当地司法局在了解到他的特殊情况后,第一时间为他开通了“绿色通道”,安排专人协助他完成入场防疫检验和身份识别,鼓励他轻装上阵、沉着应考。经征求彭超意见后,在考场后排准备了更加宽敞的机位和带靠背的软座,为他顺利参考提供了适宜的条件。
彭超顺利通过了当年客观题考试,但主观题考试未能过关。按照法考客观题合格成绩保留一年的政策,2021年,已是同济大学研究生的彭超在上海考区再次参加法考主观题考试并达到了合格分数线。考试期间,上海考区针对考试需要长时间使用键盘作答的具体情况,也为他精心安排了特殊考位,保障他顺利参考。两年时间内,川沪两地司法行政机关接力为彭超做好服务保障,帮助他顺利通过了考试,最终取得法律职业资格。
【应对措施】
一是迅速报告。2020年客观题考试前夕,得知有残障考生参加考试的情况后,省厅督考组和考区总监考高度重视,迅速通过远程巡查指挥系统将考生情况上报厅法考指挥中心,启动特殊考生参考保障预案。
二是全程护考。考务办迅速确定两名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熟悉考试组织实施流程的工作人员全程“护送”考生参加客观题考试,帮助彭超扫码、验码、检测体温、核验资料,通过考务安全管理系统进行人像识别,让他优先进入考场。
三是专座保障。监考老师、技术人员、医疗保障人员在详细询问彭超身体状况和答题需求,根据他的身体条件,对考机、键盘鼠标等位置进行调整,安排了软席座椅,保障他舒适答题。
四是接力服务。在得知彭超通过2020年客观题考试后,安排专人对接,接续做好该考生主观题考试的服务保障工作;在得知彭超顺利通过2021年主观题考试前来申领法律职业资格时,攀枝花市司法局再次开通绿色通道,优先为彭超办理申请受理工作,为他完成申请材料提交,完成电子签名提供便利条件。
【处理依据及结果】
川沪两地司法行政机关严格按照三部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组织实施与防疫工作指导意见》和司法部《关于组织视障等残疾人士及其他特殊困难人员参考的指导意见》等工作要求,坚持“规范管理、从严治考、热情服务”总原则,牢固树立服务考试大局、以考生为中心的理念,考前准备充分、考中反应迅速、考后接续服务,助推“无臂考生”彭超顺利圆梦。
四川省司法厅和攀枝花市司法局联合以《用脚打字考上同济大学研究生的“无臂少年”通过法考!》为题,将彭超的励志事迹和司法行政机关护考细节制作为微视频,第一时间得到司法部视频号转载,“川观新闻”“四川政法声音”等省内媒体开展了后续采访报道,有关宣传报道被“人民网”“澎湃新闻”等国内多家媒体广泛转载。
【编辑点评】
帮助考生顺利参考、安全参考、圆梦法考,是司法行政机关的光荣职责和神圣使命。川沪两地司法行政机关认真践行司法为民的理念,积极推行“放管服”改革,依托司法部“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管理系统”和“法考无纸化审核”信息平台,发挥“跨省通办”惠民、利民、便民的优势,最大限度满足考生,特别是特殊情况考生异地参考、异地申领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等现实需求,充分彰显司法行政机关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