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案例内容
【案情简介】

某科技公司与某泵业公司于2018年7月12日签订了《工业品买卖合同》,《工业品买卖合同》约定:某科技公司购买某泵业公司的价值120000元的设备,双方在合同第一条中约定了具体的货物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单价等内容,同时约定,合同总价中包含运费;结算方式为合同签订后,科技公司预付全额价款的10%(电汇),发货前科技公司在支付全额价款的90%提货款(银行承兑汇票),款清发货;交货时间为自合同签订后收到科技公司预付款之日起65天内发货,发货前付清全部尾款,由泵业公司汽运标的物至某有限公司交货,科技公司安排人员卸货,泵业公司负责运费;产品出厂前均安装调试完成且检验合格,泵业公司提供详细产品的使用手册、安装说明、图纸及线上指导,包含现场指导安装与调试;产品质保期为设备运至现场之日起二十四个月,或设备十八个月,以先到为准。产品终身享受泵业公司的技术支持,在质保期内,设备出现非人为造成质量问题,泵业公司48小时内到项目现场并无偿提供换修所需的所有组件或设备返厂换修,产生损失及运输费用由泵业公司承担;质保期外出现故障,泵业公司以成本价提供换修所需组件或成套返厂换修,换修产生的运输及组件费用由科技公司承担。双方还约定了其他权利义务。

石家庄仲裁委员会就申请人某科技公司对被申请人某泵业公司买卖合同纠纷进行仲裁案

2018年7月14日双方签订《凝结水泵技术协议书》,该协议第6.3.3.2约定泵业公司在设备安装、调试阶段派有关人员现场服务,进行性能验收试验时候,泵业公司派人到现场帮助,解决试验暴露的缺陷,直至合格为止。

上述合同及协议签订后,科技公司依约支付了全部货款120000元,2018年10月水泵运抵现场,2019年2月泵业公司派人到场进行设备调试,设备调试后水泵仍不能使用,2019年4月科技公司采购其他公司的水泵替换泵业公司的水泵使用,2019年4月将水泵退回泵业公司处。

科技公司请求解除2018年7月12日与泵业公司签订的《工业品买卖合同》、泵业公司返还科技公司货款120000元,泵业公司承担仲裁费。

【争议焦点】

1、《工业品买卖合同》是否应当解除;

2、已支付货款是否应当返还。

【裁决结果】

仲裁庭认为,按双方签订《工业品买卖合同》第一条规定,科技公司在泵业公司处采购六台凝结水泵,在设备调试后仍不能使用也未与泵业公司协商一致的情况下,科技公司自行联系第三方采购了其它设备使用,科技公司的行为已经构成根本性违约,在客观事实和法律事实上,均导致科技公司与泵业公司之间的买卖合同无法继续履行,也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且给泵业公司造成经济损失,科技公司的该项仲裁请求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94条第4款“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之规定,故仲裁庭对科技公司解除《工业品买卖合同》的仲裁请求予以支持。

仲裁庭已支持解除《工业品买卖合同》的仲裁请求,泵业公司应返还货款,但科技公司作为违约方也应承担给泵业公司造成的损失,同时结合泵业公司对于设备无法满足使用要求的情况,在设备安装之前也是明知的,也有未防止损失发生的过错,故仲裁庭支持泵业公司返还科技公司货款38000元。

【相关法律法规解读】

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条 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第九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示不履行主要债务;(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九十七条  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结语和建议】

在订立工业品买卖合同时,应当遵守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同时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对合同约定的义务,应积极履行。工业品买卖合同订立前,购买方应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情况,准确把握工业品技术参数,避免购买工业品后无法使用,因工业品根据购买方需求参数定制,如购买方无法使用的情况下很难再另行出售,导致损失,同时在遇到买卖标的物的产品质量纠纷时,留存产品质量瑕疵的证据,避免纠纷发生后,无法证明是购买方提供参数问题还是生产方产品质量问题,利用合法的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工业品买卖过程中,购买方在订立合同时,应根据实际需求及工况,详细准确的提供其所需的工业产品技术参数,尤其在关键性无法调节变更的参数上,同时供货方应严格按照购买方提供的技术参数生产,双方当事人应切实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在买卖过程中,遇到纠纷及时留存相关证据,并积极沟通,在无法解决纠纷时,应根据合同约定及法律规定行使自己的权利,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避免因不当的违约行为导致合同无法履行,产生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