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79000作者:吕不韦。《吕氏春秋》是战国末期(公元前221年左右)秦国宰相吕不韦组织下的弟子们编撰的杂著,又称《吕氏春秋》。它写于公元前239年,秦六国的统一。
扩展信息:
吕不韦,姓姜,名不畏,魏国濮阳(今河南安阳市滑县)人。战国末期,魏国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后为秦国丞相,姜子牙第二十三孙。
早年在杨寨经商,将秦国质子异族带回秦国,扶植成为秦庄王项。后被拜为丞相,封为使者,在河南洛阳任十万户食邑。出兵攻下周、赵、魏三地,分别设立三川郡、太原郡和董军郡,为秦王嬴政吞并六国的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庄襄王死后,太子嬴政被任命为皇位,拜为襄王,视为管仲,并拥有统治世界的权力。卷入老艾集团叛乱,回国,全家被流放到蜀郡,途中饮鸩自杀。
编纂《吕览》(又名《吕氏春秋》),该书包括八章、六论、十二纪,融合了先秦诸子百家的学说,被称为儒墨并名法在历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