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

1、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可将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

2、去除废水中的COD:既然是异养微生物菌,就必须从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所以必须降解一些有机物,合成到自己的细胞中。

1、水解酸化池原理:污水进入水解酸化池后,水解池出水氨氮高于进水氨氮。根据污水处理厂的实际运行情况,水解酸化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4.4小时,污泥龄约为6天。水解酸化池中氨氮、凯氏氮和总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2.34%、40.1%和37.92%。

同化后,同化去除率一般小于10%,没有一般的硝化反硝化条件,如溶解氧、水力停留时间等。因此,一定存在另一种形式的氨氮去除反应,必须对可能的厌氧氨氧化现象进行初步分析。但还需要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2、水解酸化池操作流程:厌氧发酵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水解阶段、酸化阶段、酸降解阶段和甲烷化阶段。在水解酸化池中,反应过程分两个阶段控制:水解和酸化。在水解阶段,复合填料可将固体有机物降解为可溶性物质,将大分子有机物降解为小分子物质。

在产酸阶段,碳水化合物和其他有机化合物被降解为有机酸,主要是乙酸、丁酸和丙酸。水解和酸化进行得相对较快,通常很难将它们分开。这个阶段的主要微生物是水解酸化细菌。

扩展信息:

酸化池的稳定性:

酸化池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当进水COD为1000mg/l时,仍能保证出水为200mg/l,起到了很好的缓冲作用。酸化池水力停留时间短,建设成本低,运行成本低。

额定成本低,能耗低,污泥水解率高,减少脱水机运行时间和能耗。因此,水解酸化池的稳定性和经济性远远高于其他预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