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汽车产业的转型,中国电动车品牌排名第一。麦肯锡报告称,中国品牌将引领全球市场。

中国已经是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领导者,专家表示,这可能会促使中国在十年内重塑全球汽车行业。

全球咨询公司麦肯锡(McKinsey)周四发布的报告显示,2021年至2030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将达到2.2亿辆,其中约一半在中国销售。

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及其汽车供应商抓住了先发优势,中国本土汽车品牌取代国际竞争对手,成为中国购车者的首选。

尽管中国汽车购买者在购买汽油车时倾向于选择国际品牌,但麦肯锡合伙人Bill Peng表示,品牌对电动汽车购买者的重要性不如购买汽油车的人。

来自中国乘用车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中国前15大新能源汽车厂商中有12家来自中国,其余3家为特斯拉和大众两家在华合资企业。

今年年初停止销售汽油车的比亚迪现在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商,今年以来月销量多次打破纪录。

根据该公司的报告,其11月份的交付量达到了229,942辆的新高,包括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比2021年增长了155%。其新能源汽车总交付量已超过310万辆。比亚迪预测2023年业绩将进一步提升,旗下高端品牌“旺旺”将在高端市场展开竞争。

麦肯锡合伙人关明宇表示,“中国汽车市场正在经历一系列远超预期的变化,这些变化受到中国购车者对智能电动汽车的青睐。

中国电动汽车销量的飙升是由买家的实际需求推动的,而非当局的政策。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估计,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中国均被归类为NEV新能源)的销量今年将达到670万辆,高于2021年的350万辆。

麦肯锡报告称,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也用“超出他们最疯狂想象”的车型让海外客户感到惊讶,这可能会提升他们在全球舞台上的地位。

在这些型号中,智能功能非常常见。本月早些时候,东风公司的Voyah推出了其首款汽车——,该车拥有30多项高级驾驶辅助功能,并采用了增强现实平视显示器,在细分市场中独树一帜。它还可以执行手势控制以及面部和语音识别。

Voyah没有说明该型号将于何时走向国际市场。但其首款车型自由SUV已经在挪威上市,第二款车型是一款名为Dream的MPV,将于2023年上市。

其他传统汽车制造商也在汽车智能功能的创新方面做出改变,包括Nio等创业公司和比亚迪等传统汽车制造商。

中国最早的电动汽车初创企业之一Nio于10月在德国开设了第一个展厅,并于2021年开始将其车型运往欧洲的第一站挪威。Nio有三款车型,分别是ET5、ET7轿车和EL7 SUV,可供当地客户租赁,租期最短为一个月。ET7是世界上第一款采用英伟达Orin芯片的汽车,该芯片是为人工智能辅助驾驶而设计的。除了传统的充电方式,这些型号还可以在几分钟内将旧电池更换为新电池。

与此同时,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正在赢得大订单。10月,比亚迪从德国汽车租赁公司Sixt获得了一份协议,到2028年提供10万辆电动汽车。

一个月后,中国电动汽车初创公司Aiways赢得了向泰国电动汽车服务商Phoenix EV供应多达15万辆电动汽车的订单,并在五年内交付。这笔交易是中国汽车制造商在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订单。Aiways汽车制造商海外业务执行副总裁亚历山大克洛泽(Alexander Klose)表示:“与凤凰电动车的合作代表着Aiways品牌迈出的重要一步。”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执行副总裁傅表示,中国的电动汽车在设计、质量和新颖性方面做得很好,在全球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目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也在帮助中国汽车整体上行,促进中国汽车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