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精彩的车展Topgear有很多经典剧集,但有一集绝对是中国车迷们难以忘怀的,那就是中国专辑。2012年,三友客在北京胡同试驾了一辆三轮车,在北京金港赛车场试驾了一辆自主品牌。曾经羞辱过中国人的双环CEO也出现了。
当然,Topgear不太可能再来中国出专辑了。就算他们再来,没有三个下等人的Topgear也不再是Topgear了。
当年中国专辑的一大亮点就是广汽传祺GA5和荣威350在金港赛道的试驾。当年,英国人在那么多自主品牌中选择了传祺。他们认为这款车代表了当年中国自主造车的最高水平,至少底盘技术来自阿尔法罗密欧166。
如果三个小人物再来拍一张中国专辑,面对今天的自主品牌车型,比如领克01、长城WEY,广汽传祺GS8,他们会是什么感受?显然,自主品牌目前的水平与传祺GA5相差甚远,自主品牌与国际厂商的距离已经越来越近。
纸面上,自主新能源和国际品牌的差距有多大?
目前中国正在打造“新能源汽车”。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代表了未来的趋势。最好的自主新能源车和国际厂商生产的相比会是什么水平?还会是五年前传祺GA5和荣威350与国际厂商的距离吗?
目前自主新能源纯电动车的代表品牌有比亚迪、江淮、广汽、BAIC,真正有技术含量的是比亚迪、广汽,当然蔚来也是一个。国际品牌的纯电动汽车代表作品有特斯拉、宝马I系、日产聆风等。
作为世界上最成功的电动汽车之一,Leaf在7年内已经在49个国家销售了近30万辆汽车。第二代Leaf拥有非常令人愉悦的空间和用户界面。我曾经在日本测试过,这是一辆我想拥有的车。
2010年发布第一代Leaf,搭载24kW锂电池组(续航200公里),2015年年中提升至30kWh(续航280公里)。现在第二代Leaf电池组升级到了40kWh,因为续航里程大幅提升到了400公里。
自主品牌的代表作品有广汽传祺GE3。今年年初,北美车展GE3发布,再次亮相中国上海车展。后来以22.28万-24.58万的指导价成交。加上免征购置税以及国家和地方补贴,实际价格在15万左右。是普通人买得起的纯电动代步车。当然,关键是发牌照。
与一些自主品牌不同,广汽传祺GE3电动车并非改装一辆普通燃油车。汽油机换成电动机,车内地板垫上一组电池,最后仪表和变速杆换成电子的。GE3和日产聆风一样,都是专门的纯电动汽车平台,整车的设计一开始都是以纯电动为主。专用平台的好处是GE3电池组和特斯拉一样平,平台不会抬高太多,所以后排空间更实用,后排座椅宽敞舒适。
电池方面,GE3采用三元锂电池技术,比能量248wh/kg,具有“IP67防护等级”。纯电续航里程超过310km,百公里加速时间9.3秒。充电性能方面,DC快充半小时可达80%,交流慢充8小时可充满。电机和电控方面,峰值功率输出132kw,峰值扭矩290Nm,百公里加速9.3秒,最高时速156 km/h。
在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方面,国际品牌的表现不如普通混合动力汽车。比如混合动力车的龙头丰田和本田,对PHEV的重视程度不够,这其实和市场有关。宝马X1 PHEV和凯迪拉克CT6在中国买卖。
凯迪拉克CT6采用后驱油电混合驱动系统:搭载2.0T SIDI涡轮增压直喷发动机和双驱电机混合动力。系统最大输出功率250kW,最大扭矩586Nm。它配有多模式智能电子
大容量锂离子电池:18.4kWh大容量锂离子电池,比同级产品多30%-50%,提供最长80km纯电续驶里程,综合续航935km。轻量化设计:轻量化车身,坚固轻巧带来更灵敏的操控感,铝耗超过57%。
在自主品牌中,PHEV、比亚迪、吉利、SAIC荣威和广汽传祺是最具技术含量的品牌。我们以广汽首款插电式SUV——GS4 PHEV为例。虽然传祺知名度不高,但其硬件水平设计很高:混动技术搭载“1.5 ATK阿特金森G-MC机电耦合”新能源动力总成。要知道丰田、本田等领先的混动品牌都是采用阿特金森技术的发动机,GS4 PHEV能在国内首次采用,这并不容易。
GS4 PHEV采用永磁同步电机,最大功率130Kw,最大扭矩300Nm。广汽宣称这款车纯电续航里程超过58Km,一次总续航里程超过600Km,百公里综合油耗低至1.8升。
在我看来,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的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无论是在设计、做工、实际技术含量、使用效果上,与国际厂商的差距就像五年前Topgear谈传祺GA5、荣威350一样大。
然而,五年时间,传统自主品牌缩短了与国际品牌的水平。相信在中国新能源政策的支持下,自主品牌新能源会有长足的进步。未来中国需要蔚来、威马等造车新势力的参与,也需要广汽传祺、荣威、吉利等认真造车的传统车厂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