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召回时有发生,召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近年来,零部件厂商生产的缺陷产品导致的召回事件很多,其中最臭名昭著的就是高田安全气囊,因为它在全球召回了无数的汽车。

很多年过去了,高田气囊的“余震”依然不断,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从此,日系车企和零部件厂商开始频频爆出质量问题。前两年闹得沸沸扬扬的本田“机油门”事件,现在又遭遇了波及面很广的“失速门”事件,日本制造受到了挑战。

日系车陷“失速门”

广丰扩大对汉兰达和凯美瑞的召回。

今年1月,国内乘用车市场共有10起公告,涉及10个品牌的73864辆乘用车被召回,同比下降41.17%,环比下降94.00%,召回总数创19个月以来新低。

其中,广汽丰田仅一家车企就召回了5.3万辆凯美瑞和汉兰达,占召回总量的71.75%。

具体来看,广汽丰田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自2021年3月31日起,召回2017年12月7日至2018年4月23日生产的44408辆凯美瑞汽车;召回2018年12月10日至2019年1月11日期间生产的8592辆汉兰达汽车。

这些车辆经丰田公司进一步深入调查后确认,安装了故障燃油泵,但之前并未列入召回范围。可以看出,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隐患的范围会不断扩大。

2020年日系车召回占比45.43%。

“摊门”和“贡献”缺一不可。

在一份基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召回公告的《2020年全国乘用车召回名单》中,全国召回的6622345辆乘用车中,日系品牌汽车独占鳌头,达到3008806辆,占比45.43%。

其中,“地摊门”和“工作”缺一不可。统计显示,在日系品牌召回的3008806辆汽车中,有2741469辆是因为“燃油泵隐患会导致车辆中途熄火”而被召回,涉及三菱、丰田、雷克萨斯、本田、讴歌、马自达6等日系品牌。

具体来看,2020年4月17日,丰田在华所有投资公司召回部分车型,包括丰田中国、天津一汽丰田、四川一汽丰田、长春岳峰和广汽丰田,共计256,644辆。召回的原因正是因为他们的部分车型使用了电装提供的低压燃油泵。

不仅如此,去年1月,因为燃油泵问题,丰田在美国召回了约69.6万辆汽车。3月,丰田计划将召回范围扩大至全球,计划召回320万辆汽车。

除了丰田,本田也是“不落下风”。2020年5月29日,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和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宣布,自今年6月1日起,召回部分国产汽车,共计77.4万辆,包括雅阁、奥德赛、思域等热销车型。在全球范围内,本田正准备召回约140万辆燃油泵有问题的汽车。

此外,2019年9月,因燃油泵存在缺陷,长安马自达召回7.7万辆新一代CX-5s;2020年4月,由于燃油泵存在隐患,广汽三菱召回旗下三款车型,共计17.45万辆。

零部件厂商产品缺陷频发。

日本制造受到挑战

前车之鉴“高田”并没有成为“电装”的老师。

有业内人士在分析了各款车型的召回时间后认为,电装在明知燃油泵存在质量缺陷的情况下,仍有可能继续供应问题产品。据悉,电装在全球拥有包括燃油管理系统在内的21款产品,其燃油泵占据了非常高的市场份额。

早在2017年,当时高田公司对2008年首次出现的安全气囊问题重视不够,同时隐瞒和篡改产品数据。发现产品缺陷后,继续生产销售问题产品,造成多人死亡的严重后果。最后付出了“晚节不保”的沉重代价。

在“高田气囊门”的阴影还没有过去的时候,又出现了“失速门”,这无疑是对零部件行业的又一次巨大冲击。两者不仅市场地位相近,而且产品缺陷都会导致司机的生命安全问题。无疑,“失速门”将给电装沉重一击。不仅如此,还将直接影响外界对日本汽车产业链的信任度。

与日本汽车零部件在国际上的“信誉”形成对比的是,中国企业的“存在感”在不断加强。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公布的数据,全球80%的汽车零部件由中国本土企业提供。2019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总额超过6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亿元)。可见中国制造正逐渐获得国际话语权。

马跃:

日系车因为在经济性、稳定性、保值率上的突出表现,一直是国内销量第一。但不断被曝光的质量问题无疑会对其产生深远的影响。

可以预见的是,日本电装因技术问题引发的燃油泵事故并没有结束。毕竟日本搭载电装的日系车太多了,接下来或许会有更多车企陷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