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风好大,但是我遇见了我的阿罗助理呀,路人对吗?其实这台车和我的凯迪拉克ATS有非常多相似的地方,都是进口的,都是想来打山西的,都是被山西锤爆浆的,都是后期价格大跳水的车型啊,很怕塞,事实上连车主的心态可能都是一样的。宝马三系烂大街的啊,这期呢我先讲阿罗julia的底盘,然后再说它的价值感受出发。
ok我们先来看前悬挂这一块啊,首先我这根磁铁棒子所能到之处基本上都是铝的啊,注意看好这个,不是喷上去伪装成旅的。当然这句话你们不要做过的联想好不好?然后车架这一块也都是铝的,双叉臂的结构啊,注意看好双叉臂的结构。
但是了解双叉臂的都能看出来,下面这个叉臂的结构是不太一样的。下面有两根。
两根连杆啊两根连杆单独出来,然后呢做了一个上下交错开的双球节。那么这样带来的好处就是在极限工况下,叉B除了能给前轮带来足够的接地面积以外呢,也能处理好更好的处理一些胎跳,转向呢也足够快。
那相对于三系的双球节,麦弗逊来说,这个悬挂的极限呢相对会更高一些。然后呢它的极限平台也会更宽泛。
但是注意这里并不是说双球节的外部性悬挂不好,各自的取舍不一样。后者的转向反应速度呢会更快一点,毕竟整个转向柱它的整个转向柱都是参与转向嘛,对吧?然后呢,阿罗朱丽叶这个前嫌除了大量的铝料堆砌之外呢,更多的是底盘设计上的一个思维,是很值得很值得学习的。
那么再往下看一下,整个下盘,整个下盘这一块,它里面其实就已经很有早评的概念了。之前我讲解那个福特e vos的时候呢,就提到过是这两年车企才开始在底盘上招聘。
而阿罗很早就开始了,一直到这里。一直到这里面看,甚至连这个排气管看到没,连排气管都已经拍扁了,包括后面的消声器也是用有导槽的,有导槽的盖板覆盖起来的那这就是一种设计理念呢,特别是细节上的一些追求啊。
再来看一下这个候选人,巨大的H型的多连杆,H型,多连杆这个一个巨大的铝料H型下摆臂啊,那这两边和副车架这两块可车架连接。其实这个设计看起来有点像奥迪的C7啊,整个刚性呢是非常足的。
另外呢这个候选阿尔法有自己的叫法,叫做阿尔法link啊,这里你看有一个小杆子,在这里,有一个小杆子在这里,那这里可以抵消一些后桥的扭转变形,算是一些小设计的算是一些小设计。那后面呢有一根看到没?后面这根减震柱直接入侵到整个后备箱空间的,可见这个底盘在设计的时候呢,优先级是相当高的,起码是排在空间前面的。
那再看一下这个差速器,你看这个差速器也。铝料的壳子啊,这个堆料是非常离谱的,就是一切都是为了减轻簧下质量。
包括你看这一块这一块的护板也是用铝板的,其实是没必要的,但是还是用成了铝板。然后这里呢有一个这里有个托架,看到没?这个托架也是铝的啊。
最后还有一个重点要说,就是这个车的传动轴啊,碳纤维的传动轴你说离不离谱,离得大谱了,对吧?就是总结下来,这整个底盘就是围绕着运动刚性,还有一个轻量化来做的。就是在有限的成本下,它这台车并没有把预算扔给中控大屏,而是全部给了底盘。
难怪这台车卖不动,好吧,太傻了。换成大屏幕的话,销量翻十倍。
好吧,下次感受,下期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