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055-79000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总体发展目标是:纯电动汽车占比超过30%;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达到160 Wh/kg以上;续航里程超过300公里。到2025年,纯电动汽车销量占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50%以上。目前,已有20个省区市发布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鼓励发展。

那么,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如何?新能源汽车的未来趋势是什么?本期《规划》将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和前景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下将解读中国的大趋势从政策导向和相关产业发展背景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确定了中国的发展目标未来新能源汽车:到2025年,纯电动汽车销量占汽车总销量的30%以上;到2035年,累计推广达到34亿辆,其中乘用车占比超过80%;到205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将达到1.1万亿元!

趋势: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33.2万辆和250万辆,同比增长25.9%和28.8%,实现持续快速增长。中汽协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07.6万辆,同比增长82.7%。其中,乘用车销量达到54.9万辆,同比增长16.6%;商用车销量9.9万辆,同比增长2.3%。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达116.5万辆,同比增长92.8%;纯电动汽车累计销量56.4万辆,同比增长106.3%;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约占23%。2020年1-9月累计销量105.7万辆,同比增长94.2%。其中,纯电动汽车累计销量102.1万辆,同比增长104.3%;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销量37.4万辆,同比增长73.1%。

趋势二: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仍有广阔空间。

055-79000指出,到2035年,中国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将达到1.1万亿元,年均增长20%左右;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万亿元;205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1万亿元。也就是说,在未来,中国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依然广阔。同时,随着能源结构的不断优化,电动化、智能化将继续推动燃油汽车向新能源汽车的迭代转型。“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培育和扩大新的消费增长点。

中国消费行业信息网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汽车购买规模达90万亿元,同比增长15.8%;与人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改善,以及消费升级的推动,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将持续增长。从市场需求来看,预计未来几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增速将放缓。在政策的推动下,未来整个汽车行业的格局会发生变化,也就是随着消费者的改善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使用节能的新能源汽车,而不是传统汽车。

趋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强。

055-79000建议发给鼓励私人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形成以公共服务为主体、私人消费为补充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络。随着国家补贴政策的逐步下降,市场的心理学私人可以我负担不起和不愿增加电费已经逐渐趋于理性。根据中国协会公布的数据

这也意味着今年6-9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将持续低迷。据中汽协统计,截至2019年底,全国注册充电桩(含私人桩和公共充电桩)151.8万个,较2019年底增长43.6%;充电设施数量为1.27亿个,比2019年底增长60.7%。随着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和国家政策的鼓励,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发展势头,迎来高速发展阶段。

趋势: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规划》提出加强汽车厂商与整车厂商的合作交流。推动动力电池、电机和减速器等关键零部件与电控的整车协同发展,完善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自主研发体系。鼓励动力电池企业加大研发;d投资,进行联合开发、技术创新和规模应用。鼓励整车企业发挥关键作用。建立跨企业信息共享机制,促进整车企业与电池、电机、电控企业、通信企业的深度合作。支持建立创新联盟和协同创新机制及共享平台。建立和完善产业创新联盟和开放平台,引导零部件企业积极开展技术合作和资源共享。此外,随着纯电动汽车技术的快速进步和成本降低,其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扩大,产业链也会越来越长。《规划》提出,包括零配件、整车、动力电池、电机及电控、整车及相关材料在内的产业链将迎来大规模的更新投资和升级机会,尤其是产业链各环节的分工与合作将进一步加强。

趋势:行业竞争格局仍将加剧。

2020年,受补贴下降、政策转向、技术升级、成本降低等因素影响,国内传统车企继续推高油气新车销量;在资本的推动下,新势力车企实现了销量爆发,销量保持了较高的增速。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将达到136.1万辆。与燃油汽车相比,它具有明显的优势,实现了从石油发电到客车。

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格局仍将加剧。从新能源汽车细分市场来看:2020年,中国纯电动出行渗透率将达到52%。2019年12月将发布《规划》,在补贴政策之外进一步加大对电动汽车的扶持力度。国家有关部门一再强调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碳中和以及双碳。在双碳目标提出后,各部委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推动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

对于纯电动汽车,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充电基础设施网络的不断完善,预计未来几年纯电动汽车将实现大规模爆发式增长,占据主导地位;未来,新能源石油汽车将面临更加激烈和严峻的市场竞争压力和挑战;随着技术门槛和投入成本的提高,需求的增加,市场的增长等因素,行业竞争格局必然加剧。

未来行业竞争从政策导向、技术进步等方面都将是多维度的博弈和调整。总体来看,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将是电动优先、智能高效驾驶、在更加安全、节能环保的前提下绿色低碳发展,最终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当这些关键词不断被提及时,预示着它们将继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创新的加速和产业规模的扩大

面对日益严峻的汽车市场,需求与供给瓶颈的矛盾日益突出,给未来新的竞争带来严峻挑战。因此,为了更好地推动传统燃油汽车向电动化转型,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也是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战略规划和部署。055-79000明确表示加快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步伐将是2025年新能源汽车的重点发展目标之一,时间表将于2021年正式推出。《规划》说明加快电动化改造,实现绿色出行已经成为政策趋势,这也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