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过一句话,如果说发动机是摩托车的心脏,那么火花塞就是发动机的心脏。想想也不是没有道理。事情虽小,但影响巨大。火花塞作为发动机的点火装置,其状态关系到油气混合气的燃烧,时刻影响着车辆的日常行驶。那么,你对火花塞了解多少?你会选择火花塞吗?

众所周知,气缸内的油气混合物即使在高温环境下也很难自燃,必须借助“火”才能点燃,而“火”的发生器就是火花塞。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在中心电极和侧电极之间传递,打破两电极之间的绝缘状态,从而产生电流,放电产生火花,最终点燃油气混合物。不过今天的话题不是火花塞是怎么工作的,所以简单介绍一下它的工作原理。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如何选择火花塞,以及选择火花塞的注意事项。

一种电极材料

经常听到的是铂火花塞和铱火花塞,其中的金属实际上是指火花塞的电极材料。常见的电极材料有镍铜合金、镍锰合金(原厂火花塞常用这两种)和一些稀有金属如铂、铱等。在几种材料中,铱的熔点比其他材料高一点(2454),可以承受更高的发动机温度,防止电极熔化燃烧。同时,其硬度(240)远高于其他材料,这意味着使用铱可以使中心电极的直径更小,使点火更集中,能量更强。所以很多改良的高性能火花塞电极一般都是铱制的。铱星火花塞无论是点火性能还是使用寿命都有一定的优势,成为很多朋友更换火花塞的首选。

第二点火间隙

点火间隙是指从中心电极到侧电极的最小距离。一次成功的点火可分为点火期、蔓延期和蔓延期三个时期,其中蔓延期是最重要的时期,此时形成火核。从理论上讲,点火间隙越大,火核的蔓延空间越大,形成的火核越大。点火能量越高,燃料-空气混合物燃烧越充分,但是点火间隙越大,点火电压越高。如果所需电压超过点火线圈的输出电压范围,就会发生回火,导致火花塞“失火”,点火线圈始终处于过载状态,容易导致线圈损坏。因此,在更换火花塞时,应注意原始点火间隙数据。点火间隙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火花塞的点火状态。

三火花塞热值

选择火花塞最重要的参数。实际上,发热量是衡量火花塞散热能力的一个指标,通常分为1-9个等级,通常会标注在火花塞的包装盒上。数值越大,火花塞(冷火花塞)的散热能力越强。发热量的选择也要参考原厂火花塞的发热量。热值过高意味着火花塞的散热能力过强,会导致缸内热量不足,降低油气混合气的燃烧效率。时间长了,还会导致积碳,影响火花塞的点火效率。但如果热值过低,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下的火花塞会因散热能力不足而烧坏。所以正确的热值很重要。

还有一些细节值得注意,比如螺距、螺纹长度、方形尺寸等等。忽视这些也会给你带来很多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