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H是一只来自西班牙的勇敢的小马驹,它在过去的所有重大比赛中都表现出色!该系列中的超轻EVO是顶级轻量级登山车。针对全球各大赛事都允许使用碟刹的情况,超轻EVO也推出了碟刹版。但是在重量过紧的登山车领域,随着现在流行的碟刹系统的加入,登山车会因为重量的增加而失去优势吗?让超轻EVO光盘破除迷信!
本,BH超轻EVO光盘ULT Di2的测量主角。(图片由Ice提供)
BH汽车制造技术的伟大成就
超轻EVO Disc在车身设计中结合了高级东丽T800碳纤维和沥青基碳纤维材料,以展现最勇敢的爬坡能力。一些关键部件,如头管和五通,由T1000碳纤维布制成,为车架提供出色的支撑。空芯碳技术成型技术,采用高压框架,使各层碳纤维布紧密粘合,避免了传统工艺可能产生的褶皱等缺陷。在极简的车身设计上,没有花哨的设计,为了达到极致的轻量化和强大的刚性强度,这一切都使骑士在比赛和山路上都有最好的表现。
无处不在的极简设计也让超轻EVO Disc的性能没有丝毫的马虎。(图片由Ice提供)
2019款BH超轻EVO盘将头管略微加高,将后轮RC降低至402mm长,并增加无前移设计的直前叉,让力度实时反应,骑行者更精准实时调整骑行节奏,更容易展现爆发力;让输出的能量更完全、更实时地转化为前进速度。前后轮采用12mm主轴设计,可提供更稳定的支撑性能和空气动力学性能;车架可以容纳最大宽度为30mm的轮胎规格,不仅可以应对更多样的路面类型,还可以提供更舒适的骑行感受。这款超轻EVO盘架的重量只有740g,整车只有6.7kg(XS大小)。加入碟刹系统后,还能有如此亮眼的灯光表现,让人期待它能给骑行者带来一种骑行时多么惊艳的新感觉!
筒身采用上窄下宽的变型设计,既能减轻重量,又能展现出色的支撑性。(图片由Ice提供)
框架的布线既有机械的,也有电子的,只需更换相应的布线孔盖即可实现。(图片由Ice提供)
前后轮轴采用隐藏式快拆手柄设计,在保持简洁美观的同时,更方便轮组的拆装。(图片由Ice提供)
整车配置
框架:超轻EVO光盘
前叉:超轻EVO光盘
垂直管道:FSA OS-99 CSI
手柄:FSA K-Force赛车系列紧凑型
飞轮:禧玛诺R8000 11s,11-30T
B.B:BH集成EVO386
前变速器:禧玛诺ULTEGRA Di2
后变速器:禧玛诺ULTEGRA Di2
更换:禧玛诺ul tegra Di2 w/液压
外胎:哈钦森Fusion 5 TLR 25c
组:埃沃莫38碳光盘TLR
轴:Evo 12通过,集成隐藏杠杆
制动器:禧玛诺ULTEGRA液压盘
光盘:禧玛诺SM-rt 800 140毫米Freeza
座椅:EVO碳纤维,27.2 x 350mm毫米
座垫:Prologo Zero 2
重量:6.7千克(小号)
参考价:36377元
BH light Evo光盘各种尺寸的几何表。(截图至BH官网)
实测在路上!
本新自行车邀请了自行车运动员尼克来帮助完成这份报告。擅长爬坡和爬坡路段的尼克这次第一次看到BH超轻EVO Disc ULT Di2的时候就很佩服。他虽然是学车身设计的,但还是打开了副频道,小声说:“如果是C夹设计,可以轻一点!”不过我还是对超轻EVO Disc在液压碟刹和38mm高小盘轮的配置下7kg club的轻量化表现(实测车辆尺寸为MD尺寸)感到满满的佩服!
山路突击更厉害!
在对长坡、丘陵、平地和下坡地类型进行反复冲刺测试后,当边肖在附近的商店喝咖啡时,尼克对超轻EVO Disc在山区的表现相当满意!超轻EVO Disc打破了盘式制动器相对较重的神话。爬坡时,速度保持或瞬间加速的驱动力相当直接。增加了大五向加强了整个车身的支撑,摇车时的踩踏感相当直接,具有相当优越的侧向刚性;轻质、高刚性和短钢筋混凝土车身设计特点使超轻EVO盘在攀爬路段感到轻松。
摇摆车爬坡时,车身的响应相当硬朗,输出力实时体现在加速度上。(图片由Ice提供)
无论是地形的变化,还是各种弯道,骑行节奏都可以实时调整变化。(图片由Ice提供)
配合EVO 38盘式碳纤维轮组,虽然是38mm高的小板轮架,但重量只有1,460g,在爬坡路段的表现相当轻快。在丘陵地形,从上坡到下坡的过渡可以实时连接,可以实时随意发动攻击。它的惯性和轻量化性能相当出众。但是面对10%以上的长陡坡,EVO 38盘的加速会略显不足,每一次加速都会感觉到重量差带来的一点延迟。但如果换成专门爬坡的轻量化车轮,这种情况应该是可以避免的。
与超轻EVO盘匹配的EVO 38盘轮组在惯性和轻质之间实现了良好的平衡。(图片由Ice提供)
中高速稳步前进
超轻EVO Disc在爬坡路上的表现不在话下,但在下坡路上的稳定性也相当亮眼!蓝色高速公路下坡潜过沟盖或减速带时,车身表现出饱满的稳定感,过弯时重心相当稳定,不会因为车身轻量化而出现令人担忧的飘忽感。得益于碟刹系统的高制动力,高速下坡时操控更有保障,各个路段的车速也能控制得更好,不用担心C夹系统烧帧。
然而在平坦的路面上,超轻EVO盘并没有出众的表现。初始加速可以轻松提高速度,维持40km/h左右的巡航速度,但如果要以更高的速度发动攻击,力的传递会有些延迟,高速再加速的扎实性稍显不足。
下坡和高速行驶时,车身稳定性极高,即使压过减速带也能平稳前行。(图片由Ice提供)
碟刹的高制动性能,让人在下坡时不再发抖。(图片由Ice提供)
不限重量的超轻车身
除了职业选手的无情体验,边肖还登上了BH超轻EVO碟片。以边肖92kg的体重,原本担心她一踩公交车会有音爆,但是厂家拍胸保证超轻EVO碟片的高强度和刚性,而且没有重量限制!所以我们大胆体验一下吧。
因为超轻EVO Disc是一级赛的爬坡车,所以爬坡体验可以说是相当过瘾!即使我的体重和边肖一样重,踩踏的反馈感也相当牢固。虽然感觉体力忠实的体现在速度上,但同时也感觉体力被快速吸干!像往常一样头脑空空的踩在山上,刚刚好。特别注意每个肿涨路段的转速和速度分配,才不会在莫名其妙的高速上被挤干一半….
此外,下坡的稳定性也相当可观。一路下坡,使用C夹公路车的时候,要很用心的调整前后路的刹车时机,时刻紧张,不敢放开速度。超轻EVO碟片很轻,但高速稳定性让边肖不自觉的放开了速度。碟刹的高制动性能也让我更加关注前方路况和周围环境动态。但是在高速行驶时,车架内碟刹油管的振动让人相当担心,这是很多碟刹公路车面临的问题。虽然会的
经过专业选手测量,我们可以看到BH超轻EVO Disc的超强爬坡性能和稳定流畅的操控;我还看到了超重的边肖对车身强度的验证,它只在假期移动。相信你对BH超轻EVO盘的性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碟刹系统带来的重量疑问在这款车上是不存在的,即使在一级赛事中也依然有充分的优势。尼克在测试后做出了如此肯定的结论,但同时他打开了副频道,说道:“不知道C夹会不会更轻更快……”
(图片由Ice提供)
文来源鑫自行车
URL如下所示:
https://solomo.xinmedia.com/bike/173576-Ultral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