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章比特率是数据传输过程中单位时间传输的数据比特数。一般我们用的单位是kbps,也就是每秒千比特。即采样率(和采样率不一样,采样率的单位是Hz,表示每秒的样本数),单位时间的采样率越大,精度越高,处理后的文件越接近原始文件,但文件体积与采样率成正比,所以几乎所有的编码格式都注重如何以最低的比特率达到最小的失真,cbr(固定比特率)和vbr(可变比特率)就是围绕这个核心衍生出来的。
音量与音量成正比:码率越大,音量越大;码率越小,体积越小。
计算公式:基本算法是:[比特率](kbps)=[文件大小](MB)/[时间](秒)。例如,D5的光盘容量为4.3G,考虑到不同的音频格式,其容量为600M(因此剩余容量为4.3*1024-600=3803.2M)。
二、帧速率是测量显示帧数的一种方法。所谓的度量单位是每秒帧数(FPS)或“Hz”。这个词多用于影视制作和电子游戏。
影响画面的流畅度,和画面的流畅度成正比:帧率越大,画面越流畅;帧率越小,画面越动态。
如果码率可变,帧速率也会影响音量。帧率越高,每秒通过的图片就越多,需要的码率就越高,音量也就越大。帧率是一秒钟传输的图片帧数,也可以理解为图形处理器每秒钟可以刷新几次。
三、分辨率分辨率可以从两个方向分类:显示分辨率和图像分辨率。
显示分辨率(屏幕分辨率)是屏幕图像的精度,指显示器能显示多少像素。因为屏幕上的点、线、面都是由像素组成的,显示器能显示的像素越多,画面就会越精细,在同样的屏幕面积上能显示的信息就越多,所以分辨率是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整个图像可以想象成一个大棋盘,分辨率用所有经线和纬线的交点个数来表示。当显示分辨率固定时,显示屏越小,图像越清晰。相反,当显示屏尺寸固定时,显示分辨率越高,图像越清晰。
分辨率影响图像大小,与图像大小成正比:分辨率越高,图像越大;分辨率越低,图像越小。
带宽、帧速率
比如在ADSL线路上传输图像,上行带宽只有512Kbps,但是要传输四张CIF分辨率的图像。按照惯例,CIF分辨率的推荐码率是512Kbps,所以按照这个计算,只能一路传输,降低码率必然会影响画质。那么为了保证画质,就要降低帧率,这样即使降低帧率也不会影响画质,但是会对图像的一致性有影响。
四、码率不变时,分辨率与清晰度成反比:分辨率越高,图像越不清晰,分辨率越低,图像越清晰。
在分辨率一定的情况下,码率与清晰度成正比,码率越高,图像越清晰;比特率越低,图像越不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