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试内容
包括土壤学和普通生态学,每部分占75分。其中,土壤学是林业、水土保持、环境科学、生态学、地理学的专业基础课,也是林业工作和科学研究的专业基础课考试课。普通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科学,是生物、园艺、林业、环境、环保、草业、水土保持等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为帮助考生理解《普通生态学与土壤学》的主要知识点、复习范围及相关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北京林业大学林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考生。考试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土壤科学
第1章\t简介
1.土壤、土壤学和土壤肥力等概念,以及土壤的特性;2.土壤肥力的生态相关性。
第二章土壤地球科学基础
1.常见矿物和岩石的鉴别特征及常见的地质作用;2.地形和地貌特征。
第三章土壤的形成过程
1.岩石的风化和母质类型,土壤的形成和发展;2.土壤剖面及其形态特征。
第四章土壤有机质和土壤生物学
1.土壤有机质的来源、组成和类型;3.土壤有机质的转化;3.土壤有机质的作用;4.土壤生物的类型和土壤微生物的作用。
第五章土壤的物理性质
1.土壤的机械组成,土壤粒度的矿物组成和理化特性,土壤质地与肥力的关系;2.土壤结构,形成良好土壤结构的条件;3.土壤的孔隙度,包括土壤孔隙度、土壤颗粒密度和土壤密度。
第六章土壤的化学性质
1.土壤酸度、土壤酸度类型和土壤酸度分区;2.土壤胶体与离子交换、阳离子交换容量、盐基饱和度、土壤胶体的带电性;3.土壤的垫层,以及土壤被垫层的原因。
第七章油、水、空气和热
1.土壤湿度;2.土壤空气。
第8章\t土壤养分
1.土壤养分的来源和消耗;2.土壤中氮、磷、钾的形态、有效性和循环;3.微量元素的植物吸收形式及其在植物中的迁移性。
第九章植物营养与施肥原理
1.植物的必需营养元素及其生理功能;2.植物对土壤养分的吸收过程;3.施肥的基本原则;4.肥料的概念和种类;5.合理施肥的原则。
第十章土地资源的利用和管理
1.土壤退化;2.土壤质量;3.土壤污染;4.土壤分类和分布;5.土壤的水平和垂直分布;6.中国主要土壤类型的分布、剖面形态、理化性质及利用改良;7.土壤调查。
第二部分基础生态学
前言
1.生态学的定义2。生态学的研究对象。生态学的分支
第一部分生物与环境
1.生物与环境2。能源环境。物质环境
第二部分种群生态学
1.人口及其基本特征。生物物种及其变异和进化。生活史策略4。种内和种间关系。
第三部分群落生态学
1.群落的组成和结构。社区动态。群落的分类和排序。
第四部分生态系统生态学
1.生态系统的概念和一般特征2。生态系统3的能量流。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地球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和分布。
第五部分应用生态学
1.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生态系统服务。收获理论
二、考试要求
林业基础知识综合是考察学生对林业基础知识的全面理解和掌握,其中掌握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是核心内容。要求掌握基础生态学和土壤科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并加以应用,以便综合分析生产实践中的相关具体问题。要求了解土壤学和基础生态学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方法。掌握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土壤营养元素和植物养分的吸收形式,土壤的分类和分布。掌握种群的增长规律和种群与物种的关系;群落的结构、类型和分布,群落的演替规律;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基本功能。了解生态学的基本观点,能够应用土壤学和生态学的观点深入分析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从而指导人类生产实践。
三、试卷结构
(1)选择题
(2)填空
(3)、名词解释
(4)简答题
(5)、论述题
以上问题各占20%左右,难、中、基础题分别占20%、30%、50%左右。
四、考试方法和时间
考试方法笔试,时间180分钟。
五、主要参考书
1、牛翠娟主编,基础生态学(第3版),2015,高等教育出版社。
2、,孙向阳主编,土壤科学,2005,中国林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