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是国家机关或者其他组织以社会公益为目的,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社会团体。其人员使用企业编制,经费由国家事业费支付。

机构类型:

1、参与公共服务

一般来说,这种岗位编制待遇好,晋升空间大。在工作中,资源向这类人倾斜。所以在这些岗位上,只要不犯严重错误,升职是很有优势的。

2、全额资助事业系列

事业全额拨款,这个群体在机关的工作和公务员没什么区别。近年来,由于公务员短缺,人口多,负担重,事业单位的编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公务员的工作量,这类考生的数量也比较多,成功成为继公务员之后的考生最佳选择。事业编制全额拨款是由有关部门或政府部门直接拨款,性质与公务员没有太大区别。

3、平衡分配职业。

平衡分配的事业编,他主要是指国家财政和有关部门分配一部分经费,招聘单位负责一部分财政。很多人对结余分配的机构不是特别看好,认为收益肯定会比全额拨款的机构差。实际上,一些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福利待遇更好。

4.工人、临时工和政府雇员

这三类人中,政府雇员的福利待遇应该是最好的。很多单位招的都是中高级政府职员,一般年薪都在十万以上。不过这和申请人自身的价值有关系。你必须有能力成为一名中高级政府雇员!

事业单位工作类型:

1、事业单位管理岗

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其中六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四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

一级、二级职员岗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三、五级职员岗位,必须在四、六级职员岗位工作两年以上;

四、六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五级和七级职员岗位工作三年以上;

七、八级职员岗位,必须在八、九级职员岗位任职三年以上。

2、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分为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和初级岗位13个等级。高级岗位从1级到7级,含7个等级;中级岗位从8级到10级有3个等级;初级岗位从11到13分3个等级。根据实施意见,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包括一至四级,副高级职务包括五至七级。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不区分副高级的,暂按现行专业技术职务的有关规定执行,具体改革措施结合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另行研究制定。

人事部17日公布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明确,全国总体控制目标为1: 3: 6。全国总体控制目标为:二、三、四岗位比例为1: 3: 6,五、六、七岗位比例为2: 4: 4,八、九、十岗位比例为3: 4: 3,十一、十二岗位比例为5: 3。

3、事业单位工作技能岗位

地勤技能岗位包括技术岗位和普通岗位,其中技术岗位从一级到五级共五个等级。普通工作不分级。事业单位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分别对应一至五个级别的地勤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