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从1934年10月持续到1936年10月。一九三四年十月,第五次反“围剿”后围剿失败了,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和追击,被迫进行战略转移,撤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与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
长征的基本路线:瑞金突破敌人四道防线渡乌江占领遵义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会师(1935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月9日)宁夏西吉县将台堡会师(1936年10月9日)
长征的发展阶段:
长征的准备工作(1934年7月7日-1934年10月10日)
长征的失落阶段(1934年10月10日~ 1935年1月15日)
长征的转折点(1935年1月15日~ 1935年6月14日)
坚持南北分裂阶段(1935年6月14日~ 1935年10月19日)
巩固和南进阶段(1935年10月19日~ 1936年7月1日)
师阶段各单位(1936年7月1日-1936年12月12日)
第一支是中央红军(后改名为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0月10日从江西瑞金等地出发,于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西吴起(今吴起县),行程二万五千里。
第二支是红25军(后并入红一方面军),1934年11月16日从河南罗山何家冲出发,1935年9月15日到达陕西延川永平镇。与陕甘红军会师,合编为红15军。其行程近万里,最早到达陕北某红军。
第三支是红四方面军,于1935年5月初放弃川陕苏区,从张明、中坝、青川、平武等地出发,向西至岷江地区。1936年10月9日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一万余里。
第四支为红色二、红六军团(后与红一方面军第32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于1935年11月19日从湖南桑植刘家坪出发,于1936年10月22日到达会宁以东的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两万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