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活动概况】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七五”普法规划,进一步增强全市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推动法治湘乡建设,2018年6月12日下午,湘乡市在行政中心举办领导干部法治专题学习,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公共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李步云教授应邀作《依法治国的回顾与展望》专题讲座。

湘乡市举办领导干部法治专题学习

讲座中,李步云教授结合自身经历,论述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的民主法治建设进程,深入剖析了依法治国的深刻内涵和演变发展历程,将依法治国与国家民主政治和社会文明的发展格局紧密联系起来,描绘了一幅法治国家民主文明的宏伟蓝图。在讲座的互动提问环节,李步云教授认真地解答了大家现场提出的问题。让大家受益匪浅,对推进依法治市的工作带来了许多启发和思考。

讲座结束后,会议指出,要自觉落实好法治建设的责任,要积极组织好机关工作人员的学法用法,要主动抓实好“谁执法谁普法”工作,持续深入推进法治湘乡建设。

【重点宣传内容】

1.“依法治国”方略是怎样提出来的

从1978年到2018年的40年,作为改革开放新时代的重要内容,中国开始了依法治国的历史性进程。在此期间,它以1996年为界,大致经历了先期的理论准备和法治实践,以及后期的正式确立依法治国方略并进一步推进法治国家建设这样两个发展阶段。1996年3月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的一系列文件包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将“依法治国”作为一项根本方针和奋斗目标确立下来。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治国基本方略;在1999年3月召开的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又被写入了宪法修正案,依法治国方略的最终确立。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中央全会,法治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依法治国不仅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2.法治与法制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在哪里

第一,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法律制度是相对于政治经济制度而言的;但是法治从古代到现代从来都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没有人治就无所谓于法治,反之亦然。第二,法制是指宪法民法等一套规则,以及这套规则如何制订、执行、遵守、适用的总称,是一个中性的概念。而法治是同人治根本相对立的两种治国的理念和原则。国家的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关键在于建立一个好的法律制度。同时,国家必须具有完备的法律、法律要有权威、法律要平等。

3.如何自觉落实好法治建设的责任

习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党政主要负责人作为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是“关键少数”中的“关键”,要严格执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班子成员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带头参加法治宣传教育和法治建设重大实践活动,尤其是分管副职要围绕中心大局推动法治创新,坚持问题导向推动难题破解,积极打造、总结提炼特色亮点;要充分发挥党委(党组)在推进本单位、本地区法治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将法治建设列入议事日程,定期听取工作汇报,落实领导干部年度述法制度,持续深入推进法治湘乡建设。

4.积极组织好机关工作人员的学法用法有哪些要求

要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普法教育工作的主线。要突出学习宣传新的宪法,将宪法学习列入党委(党组)学习计划,组织开展好专题学习宣传活动。要按照“七五”普法要求和年度计划,切实加强干部职工法治学习。要认真组织好年度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考试,全面提高考试参考率和合格率,切实提升学法考法的实效性。

5.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 工作责任制怎样落实

要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意见》要求,将普法工作纳入本部门单位和本行业本系统目标管理体系,与其他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要科学制定年度普法规划和计划,既要明确宣传的内容、宣传重点、教育对象,又要明确宣传活动采取的方式途径和完成时限,既要明确责任分工又要确定专人负责。尤其是政法机关和执法司法机关在处理教育就业、医疗卫生、征地拆迁、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社会救助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过程中,要加强对当事人等诉讼参与人、行政相对人、利害关系人以及相关重点人群的政策宣讲和法律法规讲解,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与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把普法教育贯穿于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让群众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法律知识,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利义务相一致等法治观念。完善《全市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考评办法》进一步明确考评内容、程序、方式,强化考核结果运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对市直国家机关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单位进行履责督查。对不履行普法工作职责、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

【活动特点和效果】

一是讲座针对性强。参加讲座的都是法治建设的工作者,李步云教授通过深入剖析了依法治国的深刻内涵和演变发展历程,描绘了一幅法治国家民主文明的宏伟蓝图。还通过讲座中的答问环节,回答了大家提出的法治建设中的一些问题,使大家受益匪浅,享受一份丰富的“法治大餐”。

二是进一步增强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通过学习讲座,使领导干部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遵守宪法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牢固树立法治思维,掌握相关法律知识,主动运用法律公平公正的处理问题,提升法治能力,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三是巩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主阵地。通过定期开展领导干部法治讲座,拓展了领导干部的学法用法思维,以学法讲堂为依托不断创新学法用法工作内容,让学法用法内容与时俱进,着力增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实际成效,丰富领导干部学法用法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