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基本情况】
太原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位于清徐县徐沟镇西楚王村,一期占地面积约115亩,建筑面积45292.91平方米,是2013年教育部、财政部批准建设的国家级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2018年3月26日正式运行,面向太原市中小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年参训学生数平均为40000人。基地建设有21个活动教室、18个教育体验中心及4个主题的户外拓展,为小学学生提供德育实践、生存体验、科技探究、专题教育、素质拓展、国防教育军事训练、研学旅行等领域的综合实践活动。法治教育体验中心是18个体验中心之一,包括法理科普探索区、公共规则互动区和案例探法实践区三大区域,配有专业教师2名。法治教育体验中心可以让参训学生近距离了解法律、感受法庭,体验形式新颖,普法效果印象深刻便于落实。2020年11月23日,太原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被命名为第三批省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任务措施】
法治教育体验中心以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为依据,以宪法教育为核心,以权利义务教育为本位,聚焦青少年生活和成长环境,结合当前社会环境法治事件、现实案例和常见法律问题,借助多媒体技术和情景设计,以主题互动、团队探究、角色扮演等多元化的方式,引导青少年了解个人成长与社会生活常用法律常识和制度,明晰行为规则,知法遵法守法;规范行为、分辨是非,依法维权,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践行法治理念,认同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两年以来,法治教育体验中心共安排教育体验活动120余次,参与体验的师生万余人,宪法宣誓人数超万人次。
(一)法理科普探索区
法理科普探索区从法理、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宪法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与法、国际公约等模块出发,构建法治教育通识知识,形成对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价值认同、制度认同。具体包括中国古典法律区、西方法理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区和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区。
中国古典法律区,以我国古代历史为内容依托,选择具有趣味性和象征性的典故故事或事件,以时间轴线穿插其中,以令签的互动设计,引导青少年带着好奇心探究东方的法理缘起、法理精神、发展历史和文化,丰富知识认知的同时,注重引导其深度思考我国法律的发展与时代背景、法理的本质和人类的发展与需求。
西方法理区,以西方法律起源与发展为内容依托,选择具有趣味性和象征性的典故故事或事件,通过西方法典经典元素与时间轴线相融合的整体设计,以互动探究的方式引导青少年带着好奇心探究西方的法理缘起、法理精神、发展历史和文化,丰富知识认知的同时,注重引导其深度思考法理的本质和人类的发展与需求。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区,以时间轴线的方式纵向呈现,并重点突出法治建设历程中的立法议程和体系不断完善,以及我国签署国际组织和国家公约的时代背景。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历程轴线上,学生通过推拉屏幕,直观了解历史,让青少年能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进而获得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认同感和内心自豪感,体会民主与法治与公民息息相关。
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区,以树的造型设计,体现宪法作为母法的法律至上、权威地位;在此基础上系统呈现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培养青少年的宪法意识、体系框架以及作为个体与社会、国家的法治关系,通过问答题的形式,梳理法制知识,从而深化宪法教育、法理科普教育。
(二)公共规则互动区
公共规则互动区包括道德与法律区、公共事务参与区、规避不良行为区和法眼看世界区。
道德与法律区,联系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将法律的约束力量、底线意识与道德教育的感化力量、提升精神紧密结合,以道德两难问题为切入点,青少年团体或个体经过思考,做出选择,展开情景式的互动探究。从是否降低未成年刑事责任年龄等热点话题的探讨中培养青少年理性解决现实问题的同时,保存道德良知、提升道德认知水平。
公共事务参与区,包含社会治安、公共卫生、消费权益等内容,将已经立法而在社会生活中落实易激发政民矛盾的热点事件为切入点,通过一个问题背景,引导青少年以社会参与者的角色展开问题解决,通过三人以上群策群力,引导青少年了解和理解政府运行的法治原则,不断激发其社会公民意识和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意识。
规避不良行为区,从青少年生活实际出发,重点以校园为环境预设,针对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年龄段设计行政(班委权力与责任)、民事(校园欺凌)、刑事(预防毒品犯罪)等三个不同层次的活动案例,通过情景设计与参与者面对面互动,普及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民事侵权与维权、远离犯罪等方面的法律常识,从而培养青少年良好的行为导向和价值选择、知法遵法守法和依法维权的意识与能力。
法眼看世界区,通过法律案例,引导其从法律的视角重新认知生活事件,以此提高青少年辨别是非、理性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并能够学会运用法律途径判断、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在成长中学会规避滑向犯罪的倾向选择和行为,提高其知法、懂法、遵法的法制意识,以及依法维权的的意识及能力。
(三)案例探法实践区
案例探法实践区从我国司法机构及司法相关制度、国际组织及事务管理制度和青少年典型生活案例两方面出发,通过真实空间环境的布置和相关道具的配备,为青少年提供一个体验司法公正、国际理解的实践场所,让其在亲身参与、模拟体验的过程中,感受法律的庄严、神圣、公正;在案件审判的参与过程中,切身领会道德与法律的关联、权利与义务的内涵、自由与约束的辩证、违法行为的法律制约以及正当权益的合法维权等内容在不同层面的认知和理解。
法治教育体验课程内容根据《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设计出低幼版(1-2年级)、初级版(3-5年级)、中级版(6-9年级)和高级版(高中)不同课程。低幼版通过游戏、视频等懂得基本秩序、规则,有初步法律意识。初级版学习基本法律常识,掌握在家庭、校园中的相关法律,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中级版掌握基本的法律,当在日常生活中发生危险或侵害时,能够运用法律的途径保护自己。高级版掌握法律常识,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明辨是非,将法律知识运用于生活,能够运用法律知识武装自己,培养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目前开设课程有:小学生的《与不良行为say no》,初中生《法眼看世界》、《投身垃圾分类 争当环保法官 》和《平安校园 拒绝欺凌》,高中生的《遵守交通规则 共建信用体系》。无论哪个学段的法治课程,都按照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提高技能,更要注重学生的直接经验,基本按照引入话题,相关知识学习,讨论,总结,分享,评价,带着任务再活动,总结升华的步骤开展课程。最终,法治的体验是要结合当前社会环境与青少年的心理特征,从基础法治教育层面出发,突出未成年法治教育内容,涉及未成年人与社会环境、未成年人受到不良诱惑时如何应对等问题。理解法治理念和精神,自发自觉知法守法用法,理性解决生活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崇尚、遵守、捍卫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从而能够在未来健康、幸福成长,也为提高全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特点和效果】
太原实践基地拥有全国先进的法治教育体验中心,在设计初期广泛借鉴国内外基地好的经验和做法,采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注重寓教于乐,将法治精神理念和法律知识通过图片、游戏、电子抢答等形式与渠道体现出来。同时广泛应用多媒体等现代高科技手段,如音响、全息投影、电子翻书、抢答系统等开展普法教育,切实增强了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构建了更好的适合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平台,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法治观念,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使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进一步有形化和常态化。基于实践基地广阔的覆盖面,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宪法文化、宪法意识和价值取向,可以建立和完善社会、学校、家庭相结合的法治教育网络。基地特有的体验式法制教育学习形式彻底改变了学校教育单纯给学生灌输法律常识的宣教模式,变青少年被动学习为主动了解,激发了青少年学法、懂法、用法的热情和兴趣。学生在模拟法庭担任案件审理的不同主体角色,模拟庭审活动的程序、了解法律知识、学会用法律思维明辨是非,接受案例给予的启示,提高了学生学法、懂法、守法的能力,直观感受了法律的神圣和庄严,为了广大青少年学法、懂法、用法、守法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