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活动概况】
石台县律师联合党支部立足新时代律师行业特点,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扎实提升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围绕人民群众对“公平、法治、民主、正义、安全、环境”等新需求,从供给侧提供普惠性、公益性、可选择的“精准”法律服务产品,助推脱贫攻坚,努力打造律师行业“公共法律服务”党建品牌,更好地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石台县有2家律师事务所共7名执业律师。目前,律师联合支部先后有5名青年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党组织影响力不断扩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今年活动开展至今,共办理各类案件139件,其中刑事15件、民事101件、行政11件、非诉12件。开展法律咨询51人次、发放普法宣传资料662份、调解纠纷7起、举办法治讲座7场、为社区提供法律咨询意见18件等。律师参与值班接访工作人员4人,其中陪同领导接访2起,接待法律咨询1起,涉及劳动和社会保障维权5起、折迁安置1起、妇女儿童权益保护3起、农民工维权10起、接访群体性事件4起。
【重点宣传内容】
(一)精确提供“法律意见”
“进乡镇(社区)”,“双向”联系即律师进乡镇(社区),律师事务所联系司法所、律师事务所主任联系司法所长,这是联合支部常年坚持的一项抓手,具体要求是律师参与和协助司法所调处辖区内重大疑难矛盾纠纷,参与解决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及群体性事件,并提出法律指导意见,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以法治讲座、集中宣传等形式开展法治宣传和法律咨询活动,采取发放法律书刊和宣传材料、开通法律咨询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宣传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把法律援助作为为民办实事项目,支持和协助司法所(法律援助工作站)办理法律援助案件,努力实现司法所辖区内群众“应援尽援”;开展特殊人群管理服务,通过法治讲座、法律咨询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宣传相关法律知识,增强特殊人群的法治观念。据统计,几年来,石台县律师累计开展进社区数20次、参与进社区律师12人(次)、开展法律咨询138人(次)、发放普法宣传材料1549(份)、举办法治讲座8(场),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主渠道作用,组织开展“模拟法庭庭审”,“全县青少年告别违法违纪行为集体签名”活动,送法进校园。全县中小学校开展校级、县级“模拟法庭庭审”活动共10场,3000余名学生参加了此项活动,让师生们深刻理解宪法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增强了宪法意识、公民意识、爱国意识、民主法治意识、安全意识,进一步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为进一步推进全县村委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行,县司法局充分发挥职能优势,下足功夫,保障选举工作有序开展。
一是统一思想认识。组织召开全县农村法律顾问工作大会,部署村务“法律体检”任务,使全体农村法律顾问认识到此项活动是充分发挥律师工作职能、服务“三项重点工作”、探索农村法律顾问模式、推动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实践,是深化“诚信服务先锋”创先争优活动、提升法律服务行业社会形象的有效载体。
二是开展法治宣传。组织对镇乡(街道)分管政法负责人、农村法律顾问、司法所长等有关人员开展农村换届选举法律和政策相关知识培训,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组织农村法律顾问深入顾问村进行法律政策宣传,通过讲座、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帮助村民了解、掌握选举政策、规则和流程,引导他们有序参与选举。截至目前,已组织讲座10场次,参与人员达800多人。
三是帮助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农村法律顾问按行政村的要求,就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和村重大项目合同协议等进行一次“法律体检”,查找影响村级组织发展和稳定的深层次法律问题和基层社会管理问题,提出修改意见和法律建议。至目前,已帮助修订完善村规民约120余份。
四是开展法律咨询。农村选举准备工作和选举期间,各法律服务单位畅通法律咨询热线,对群众提出的换届选举以及土地流转、山林承包、征地拆迁、婚姻继承、宅基地管理等农村热点法律问题,及时提供专业法律意见,帮助他们释疑解惑。
五是帮助疏导化解矛盾纠纷。农村法律顾问及时与司法所、基层调解组织沟通联系,参与复杂疑难矛盾纠纷的调处化解,对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或影响换届选举正常进行的重大矛盾纠纷、突发事件,协助做好疏导、说服工作,为换届选举的正常进行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精准开展“以案释法”
2016年12月22日下午,随着一声法槌落下,刚才还是庄严肃穆的巡回法庭现场,一下子活跃起来。围绕着刚刚审理的土地买卖合同纠纷案,一场与农村土地相关的法律知识普及如期进行。这是律师联合支部在小河镇龙山村实施“精准普法”的一个场景。当天,包括法官、律师、司法所工作人员等多名法律专业人员组成的普法团为现场群众答疑解惑。几年来,律师联合支部创新普法形式,针对扶贫攻坚中不同的时间、地点、对象和问题,采取“送法进村一对一”、“以案释法乡村行”、“送法进景区”、“为重点项目工程体检”、“模拟巡回法庭”等形式实施“精准普法”,帮助化解基层纠纷,提高群众法治意识和依法办事能力。
大力宣传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食品安全、扶贫、慈善、社会救助和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保护等方面法律法规,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理念、树立法治意识,引导全社会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促进保障和改进民生。
据统计,截至目前,普法团成员共走访农户2.5万户,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填写法律服务需求调查表1500余张,解决各类纠纷25起,预防和化解矛盾近千起,挽回各类经济损失5000余万元。
(三)依法提供“法律援助”
2014年至2015年,石台县逐步将法律援助人群扩大到低收入群体,对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调整到最低生活困难标准的2倍,除办好常规的婚姻家庭纠纷、邻里纠纷、房屋宅基地纠纷、合同纠纷、生产经营纠纷、损害赔偿纠纷、山林土地纠纷、征地折迁纠纷,进一步扩大援助范围,将涉及家庭暴力引发的婚姻家庭纠纷,农民工维权,残疾人、老年人、妇女作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刑事被害人)的刑事案件;涉及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以及未成年人、老年人、妇女、残疾人等工伤、医患纠纷等人身损害事项纳入援助范围。今年以来,联合党支部组织律师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6件,其中涉及家庭暴力引发的婚姻家庭纠纷6件;农民工维权4件;涉及残疾人、老年人、妇女作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刑事被害人)的刑事案件6件;涉及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以及未成年人、老年人、妇女、残疾人等人身损害事项10件等,同比增长22.04%,为当事人挽回各类经济损失20余万元。
(四)热心开展“公益活动”
2016年春节,联合支部组织两个律师事务所向仁里镇6个社区的6户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每人送去500元。6.1”儿童节期间,程千胜律师事务所积极响应联合支部号召,“为全县七都、小河、仙寓三个乡镇25个孩子每人送去一份拉杆书包和一本新华汉语词典。“律师学雷锋服务月”活动期间,联合支部组织律师共举办座谈研讨活动5次,6名律师解答法律咨询35件,发放普法宣传资料2000余份,调解纠纷4起,担任法治副校长2人,举办法治讲座9场,律师进企业23家,提供法律援助13件,为服刑、在教人员提供咨询14人,走访、帮教在教人员亲属、社区服刑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3人,帮扶特困人员81人,其中捐款治病5人等,进一步弘扬了雷锋精神,增强了律师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提升了律师形象,打造律师行业公益品牌。
(五)推行法律顾问制度,推进脱贫工作“法治化”
在律师联合支部的积极协调下,全县律师担任法律顾问26家,其中担任政府法律顾问14家,企业和其它法律顾问12家。律师以“法律顾问”为平台,在美丽乡村建设、企业发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等方面提供法律咨询,法律体检、法律维权、矛盾纠纷调处等,为顾问单位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2017年5月,律师联合支部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制定的《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抽调全部律师担任12个贫困村法律顾问,打通律师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深入基层一线帮助贫困村和贫困户解决在整个脱贫攻坚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提供法治保障,防范和降低法律风险。
两年以来,共帮助修订村规民约10份、提供法律意见书17件、参与调解纠纷39件、办理法援民生工程案件87件、举办法治讲座15场次、解答法律咨询300人次、走访群众250多户、发放普法宣传资料万余份,基层群众法律服务需求大多能得到及时回应、解决和指引,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活动特点和效果】
一是石台县律师联合党支部立足新时代律师行业特点,围绕人民群众对“公平、法治、民主、正义、安全、环境”等新需求,从供给侧提供普惠性、公益性、可选择的“精准”法律服务产品,打造律师行业“公共法律服务”党建品牌,使得法治宣传更具专业性和广泛性。
二是针对性强,有咨询、有调解、有法律援助、有提供法律意见等,能切实帮助解决群众身边问题。由于村居环境、人员组成、法律诉求等存在着差异,以往千篇一律的法治宣传模式不再适用。基层群众对法律知识的渴求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因而精准服务成为了新趋势。
三是“五大品牌”服务形式深受群众欢迎。广大村居百姓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形式不一,文化程度的限制也造成了对法律知识的理解能力层次不齐,律师服务则能充分发挥律师专长与职能特点,围绕群众身边事、讲身边人、说身边法,避免了简单枯燥的填鸭式说教,能更好地发挥引导、规范、预防与教育功能,使得基层法治宣传教育更具针对性、趣味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