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活动概况】

青岛西海岸新区着眼疫情防控 构建全方位法治宣传阵地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青岛西海岸新区迅速反应、积极行动,将科学防控和依法有序防控作为疫情防控的关键武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引导各职能部门依法行政,引导市民依法办事,确保新区始终在法治轨道上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当下,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迅速进入“战时状态”,青岛西海岸新区以先行示范的担当作为,及时按下全民普法“快捷键”,让新区战“疫”更有底气、更有力量、更有秩序。

【重点宣传内容】

针对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大力宣传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动物防疫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疫情防控的法律法规,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开展疫情防控工作。面对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积极应对,加大法治宣传教育力度,针对疫情防控特点,构建全方位的宣传阵地,采取多种形式,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线上及广播电视疫情防控法治宣传工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积极的法治保障。

1、线上线下宣传,加强引导

通过司法微信公众号、政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在《青岛西海岸报》联合开辟法治版块,发挥互联网优势,及时宣传《疫情防控特殊时期的公众法律责任常识》等相关法律知识、政策法规和卫生防疫知识,广泛宣传疫情防控工作,引导社会民众增强法治意识,认真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自觉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防疫工作。在全社会营造疫情防控法治氛围,向广大网民宣传解读《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法律法规,倡导广大群众注意甄别网络信息真假,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未经核实的信息不在微信、微博、朋友圈、QQ群等媒体平台发布和转载,做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同时,加大对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劳动合同、工资工时、休息休假等相关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

在青岛西站、汽车站、隧道、高速公路等交通设施、要道,商场、医院、政务服务中心、公共交通工具等人流密集区域,通过固定宣传栏等阵地,发布普法标语口号、张贴宣传海报等形式,助力法治政府建设深入人心。

2、加强电视宣传,覆盖中老年人群

因部分中老年人接触网络较少,获取疫情信息渠道有限,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特殊战斗中,利用传统媒体优势,进一步加强与区电视台合作,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宣传渠道。抗击疫情时期,每天在西海岸新区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西海岸新闻》片头播放普法公益广告5次。在阳光政务栏目开辟防疫法治宣传专栏,宣传《疫情防控特殊时期的公众法律责任常识》等内容,进一步使每一位市民清晰地认清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和义务,配合疫情防控措施。

3、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

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转变普法理念、提高国家机关普法专业性、增强全民普法实效的重要保障。

各部门结合职能,在新区FM92.6广播电台开设“法律时间”,每周三邀请单位负责人现场在线畅谈法治工作动态、面向群众开展普法宣传等,打造舆论引导的前沿阵地。

4、创新普法载体,制作群众喜闻乐见的普法产品

适应数字时代要求,积极创新普法载体和形式,2020年制作5-10秒MG普法动画广告48个、2-3分钟普法动画短片5个,2021年制作MG普法动画广告10个、推送“法治新时代”普法微剧场36期,广告制作以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潜移默化的法治宣传,在电视台、微信公众号、公交车车载电视等多个平台播放,宣传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收到良好反响。MG普法动画短片还代表青岛西海岸新区司法局参加了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主办的第五届“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精品评选活动;4个MG普法短片全部在学习强国平台进行刊发;多部自制普法动画被司法部抖音公众号选登发布。

5、打造青西普法快线,扩大法治宣传覆盖面

受疫情影响,在线下与群众面对面普法难以实现的情况下,着眼防疫形势及普法工作要求,整合公共交通资源,打造青西普法快线,形成流动普法效果。一是选取新区5大公交线路,在公交车车体两侧喷绘普法公益广告,进行普法宣传;二是在真情巴士旗下的1372辆公交车车载电视上循环播放MG普法广告、MG普法短片,使群众在出行期间就能学到与自身权益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有效扩大法治宣传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活动特点和效果】

青岛西海岸新区着眼疫情防控,构建全方位法治宣传阵地,坚持“普法元素满视野、普法对象全覆盖、普法渠道零距离、普法效果满脑海、普法工作大合唱”的工作思路,通过“文、声、画、片”等多种方式,切实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增强新时代全民普法实效,为加快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新区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人民群众坐在家里、出行期间就能学到与自身权益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有效扩大法治宣传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该做法是疫情防控下减少人员聚集、降低感染病毒风险的创新普法形式,有助于切实提高普法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到达率,便于群众入脑入心,提升宣传效果,真正让法治元素走进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