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活动概况】

辽阳市多措并举推动民法典宣传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为全面抓好民法典的学习宣传,2022年5月,辽阳市高位推动,各部门协调联动,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全领域、多举措开展民法典宣传月活动,大力营造民法典宣传浓厚氛围。

【重点宣传内容】

(一)责任单位协同发力,领导干部率先学法。为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宣传,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辽阳市各级党委(党组)把民法典列入理论学习中心组年度学习内容,把民法典学习教育列为领导干部年度学法必修课,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准确把握和理解民法典。辽阳市司法局为全市领导干部及市委办、市人大办、市政府办、市政协办等部门赠送了民法典学习读本。市人民法院举办民法典专题培训,市教育局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举行“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升旗仪式。召开“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班队会。开展“民法典与生活同行”主题手抄报征集评选活动。市应急局组织单位全体人员观看《民法典》讲解视频,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助推领导干部、重点部门和单位率先学习民法典。

(二)宣传形式新颖别致,线上线下齐动员。在全市范围内印发《关于在全市组织开展“美好生活 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教育活动通知》,明确学习宣传民法典的意义、内容和重点对象。为了切实增强民法典宣传活动实效,我市充分运用公益广告牌、LED显示屏、报纸等传统媒体,“辽阳长安客”、“辽阳司法”、“平安辽阳”、“辽阳市人民法院”、“辽阳市人民检察院”等微信公众号,社区、村居微信群,抖音等新媒体广泛宣传《民法典》,以图文、案例、短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民法典知识,让“高大上”的法条融入到生活细节中去。市司法局组织法律顾问进村开展“送法进乡村”活动,向群众宣传民法典。多种宣传方式构建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的宣传格局,努力让每一个人走近民法典、了解民法典、运用民法典,切实增强广大群众法治意识和法治信仰。

(三)开展多项宣传活动,城乡基层全面覆盖。一是开展集中宣传活动,市司法局联合白塔区司法局在西关家乐福广场开展了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宣传人员与人民群众面对面的宣讲、心贴心的交流,以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的方式,向群众介绍《民法典》的重大意义、基本原则及涉及物权、合同、婚姻家庭、继承等一系列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新规定、新概念、新精神。积极引导群众做学习、遵守、维护《民法典》的表率,并通过悬挂标语条幅,宣传挂图、发放《民法典》宣传册、现场法律咨询、发放法治宣传品等方式,广泛宣传《民法典》,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民法典》内容的理解掌握,提升了《民法典》的社会影响力和知晓率。二是民法典进社区、进乡村。全体村法律顾问进村开展 “送法进乡村”活动,结合村民实际,采取以案释法、法治讲座、法律问答等方式对民法典知识进行宣传,开展活动共计500余场次。司法局印制2万多份民法典读本、宣传页等,由各司法所分发到村居供村民学习使用。工作人员利用乡村法治文化广场、宣传栏、宣传长廊等阵地,张贴宣传海报,让民法典抬头看得见,低头找得到,方便群众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引导群众树立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意识。三是民法典进学校。在全市教育系统组织开展民法典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努力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法治意识、规则意识、诚信意识。有效提高了学校教职工养成学法用法的自觉性,收到了良好的法治宣传教育效果。四是民法典进企业。结合现实案例,对民法典的热点、重点法条及有关变化作了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的解读。法律顾问为企业职工讲解关系切身利益的民法典知识,加深了各企业对民法典的认识,对于企业在今后工作中依法生产经营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活动特点和效果】

通过此次“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活动的开展,充分调动了全市上下学习民法典的热情,让民法典走进乡村、走进社区、走进企业、走进机关、走进校园,走进每一个人的心中,以高质量普法助力辽阳振兴,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法律就在身边,解决矛盾纠纷更有底气,真正用法律武器捍卫自身合法权益。下一步,辽阳市司法局将切实发挥司法行政前沿主阵地作用,创新多样性的法治宣传方式,积极打造法治文化长廊(墙)、法治小区、法治主题广场,制作高质量法治文化产品,探索多渠道的普法工作模式,帮助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学法、用法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