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活动概况】
2022年5月是全国第二个“民法典宣传月”。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民法典。潮州市各级各部门紧贴人民群众法治新需求,通过“典”亮城市地标、地方特色、景区客栈、法治阵地等方式,掀起民法典学习宣传新热潮, 推动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5月份潮州市共开展民法典宣传活动500多场次,张贴宣传海报2万余张,发放宣传册(单)5万余份,接受群众咨询5万余人次。
【重点宣传内容】
(一)“典”亮城市地标,营造浓厚氛围。潮州市各级各部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责任制,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民法典主题宣传,通过多种形式、各类平台大力宣传民法典,营造浓厚法治氛围。人口密集商圈或公共场所的市人民广场、财富中心、外滩湾等纷纷参与到“民法典点亮城市地标行动计划”之中。
(二)“典”亮地方特色,撞出非遗火花。将民法典宣传融入潮州剪纸、潮州灯谜、大吴泥塑等非遗文化,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民法典,潮安区司法局浮洋司法所与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吴泥塑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吴闻鑫先生合作开发“学习《民法典》”泥塑作品,生动的形象让人赞叹不已。市司法局、潮安区司法局联合在潮安区六联小学开展民法典剪纸活动,一张张彩纸经过精雕细琢变成栩栩如生、精致动人、具有民法典内涵的作品,激发同学们的学法用法热情。市司法局、湘桥区司法局联合在凤新街道办事处高厝塘村开展“与民同行 典亮生活”活动,将民法典融入灯谜活动,让群众在猜灯谜中学法,现场欢笑声此起彼伏,洋溢着一派欢乐祥和的火热氛围。以潮州剪纸、潮州灯谜、大吴泥塑等非遗形式宣传法治精神、传播法治文化、传颂法治力量,让抽象的“法”变得看得见、摸得着。
(三)“典”亮景区客栈,护航古城文旅。市司法局、市普法办在韩文公祠侍郎阁、北阁佛灯(金山书院)、许驸马府、海阳县儒学宫等潮州古城旅游景点和载阳茶馆、玉兰公馆等网红打卡点设置了法治书架,放置了宪法、民法典、法律援助法等书籍,以及疫情防控、禁毒、交通安全宣传册及宣传扇,供游客免费取阅,引导广大游客增强法治意识,提高法治观念,用法治护航潮州古城文旅。共投放宪法、民法典等书籍300多本,各类宣传资料1200多册。
(四)“典”亮法治阵地,展现靓丽风景。将民法典的法治元素融入法治文化阵地中,如潮安区东凤镇黄厝尾村民法典长廓、大吴村法治文化广场、湘桥区牌坊街兴宁巷法治宣传主题巷等,打造多姿多彩的法治景观,形成靓丽的潮州法治文化风景线,让人民群众出门有法、抬头见法、休闲学法。
【活动特点和效果】
一是打造“民法典+非遗”形式。紧扣潮州特色,改变了单向性宣传的方式,将法治元素与潮州灯谜、潮州歌册、大吴泥塑等非遗项目相结合,推动潮州优秀传统文化和法治文化的融合发展、创新发展、相得益彰,促进单向式宣传向互动式、服务式、场景式宣传转变。
二是打造“民法典+文旅”形式。潮州古城,素有“海滨邹鲁”、“岭海名邦”之美誉,文化底蕴深厚,在历史文化街区、网红的文旅打卡点中以“嵌入式”宣传法律法规,润物细无声地引导广大游客增强法治意识,用法治护航潮州古城文旅。
三是打造“民法典+阵地”形式。强化部门联动,充分发挥公共场所的实体平台,微信、抖音、电视等多种宣传平台,将民法典融入法治文化阵地,让人民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民法典“就在身边”,助推民法典飞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