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活动概况】

武汉市武昌区开展公共法律服务“大篷车”活动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司法为民理念,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求,结合当前的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以及5月民法典主题宣传月新情势,2022年5月12日,武汉市武昌区在水果湖街举办武昌区“公共法律服务—百居千家万户行”暨“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活动启动仪式。5月17日,在中南路街百瑞景社区、武锅东社区开启活动第二站。该项活动集聚武昌普法、法援、调解、律师、公证、复议等法治资源,固定团队人员,每周集中一次,每次半天,采取送法上门“大篷车”“小背包”的形式,通过开展法治讲座、法律咨询、法治文艺节目汇演的形式向社区居民群众解读法律法规,普及法律常识,化解矛盾纠纷,提供法律服务。5月宣传主题为民法典、养老诈骗。

【重点宣传内容】

1.《民法典》关于诈骗的定义是什么?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养老诈骗常见套路有哪些?

(1)投资养老骗局。骗子可能会先在公园、超市、小区等老人聚集的场所给老人灌输投资的概念。接着通过组织旅游、参观、讲座、赠送礼品等手段博取老人的信任,然后就会告诉老人他们有个“养老服务”的项目,“投资一定金额后,不仅可以享受利息,还能获得北上广、苏杭蓉等地的房屋居住权。投资越多,福利越好”。对于老年人而言,这种方式表面看起来一并解决了投资理财和养老享福的问题。但实际上所谓的“养老服务”项目只是个虚无缥缈的东西,骗子只会给予老年人口头承诺或是签订空头合同,利用话术和PS图片进一步诱导老年人,掏空他们的钱包。

(2)以房养老骗局。骗子会以“房本在家无用”等类似话语为借口,诱导老年人将房产抵押给公司,每月还可以获得高额利润,同时也不耽误老年人自住或租住。实际上,骗子会将老年人房产直接以高息抵押给职业放贷人,并将房屋处置权交由其处置。后续,当入局老人数量变少时,骗子就会卷钱跑路,留下老人面对贷款公司和职业放贷人的债务催收,乃至被逼卖房还债。

(3)养老银行骗局。近些年,有部分公司在注册时将公司名称注册为“某某养老银行有限公司”,并在线下租用场地,打出“养老银行”的名号吸引老年人前来存款。但实际上,根据我国商业银行法第十一条规定,设立商业银行,应当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审查批准。未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吸收公众存款等商业银行业务,任何单位不得在名称中使用“银行”字样。实际上,骗子会将老年人房产直接以高息抵押给职业放贷人,并将房屋处置权交由其处置。后续,当入局老人数量变少时,骗子就会卷钱跑路,留下老人面对贷款公司和职业放贷人的债务催收,乃至被逼卖房还债。

(4)投资返利骗局。骗子主要是以投资返利或消费返利的方式诱导老年人投资消费,现场发放粮油米面,更有甚者还会承诺免费旅游等额外福利。这种骗局完美利用了老年人的“占小便宜”心理,从本质上看,还是骗子利用言语获得老年人信任后的“空手套白狼”。

3.公民在哪些情形下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1)公民请求给付社会保险待遇、赡养费、支付劳动报酬、工伤事故、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等九列事项,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2)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本人及其近亲属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3)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活动特点和效果】

公共法律服务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服务性和保障性工作。为了让法律服务更有温度,2022年以来,武汉市武昌区司法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推动公共法律服务“零跑动”工作被确定为武昌区政法惠企利民“十件实事”之一。该项活动缩短了法律服务供给与法律服务需求之间的时空距离,将“菜单式”法律服务送到居民群众家门口,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盼什么,法律服务就给什么,让人民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一站式”、“一条龙”的综合性法律服务。下一步,武汉市武昌区公共法律服务“大篷车”将四季不停,开进基层,积极主动将公共法律服务前移到基层一线,让居民零跑动,服务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