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基本情况】
榆树司法所位于新宾满族自治县榆树乡,辖区内有12个行政村,现有工作人员2名。近年来,榆树司法所把“群众满意”作为最高宗旨,积极探索新思路,不断强化法治队伍建设,充实基层司法队伍,推动基层现代化社会治理工作开展,打通法律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2021年以来,榆树司法所通过选拔、考核和培训,建立57人的人民调解员队伍,聘请法律顾问2名,不断强化法治队伍的建设,全面建立法治乡村建设保障体系。特别是专职调解员全覆盖以来,着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升纠纷化解能力,完善队伍管理。努力让人民调解成为“为群众解忧、为法院减负、为公安减压、为信访分流”的中坚力量,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任务措施】
(一)优化调解员队伍结构,突出调解作用。2021年初,按照“专、精、优”的标准,通过组织选拔推荐、资格审核、最终聘用等环节,选拔有经验有能力的人民调解员57人,其中包括乡级人民调解员9人、村级人民调解员36人、专职人民调解员12人。在保持原有调解员队伍的同时,将热衷于调解工作且具备一定法律基础知识的人员、在当地有较高威望的人士吸收到人民调解员队伍。乡调委会组织广大人民调解员认真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引导专职人民调解员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教育和引导专职人民调解员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载体,增强专职人民调解员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民属性。加强人民调解员所在基层党组织的沟通联系,要求党员调解员加强党性修养,严守党员标准,自觉接受监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完善专职调解员行为规范,培养优良作风,树立廉洁自律良好形象,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司法所针对不同时期不同特点,有选择性地对调解员进行形式多样的业务培训,进一步强化业务素质、提高业务本领、增强调解技巧,确保调解员法律知识熟、调解技能优、道德品行好。目前,我乡调解队伍人员结构和人员素质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年富力强、文化程度高的人员被充实到调解队伍当中。同时,司法所带领专职人民调解员参与辖区内矛盾纠纷调处统计、调解案卷归档管理,开展人民调解回访工作,督促人民调解协议的履行,并做好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明确了专职人民调解员的工作职责。2021年全年共计摸排矛盾纠纷120次,调处矛盾纠纷58件,成功58件。所有案件均能做到排查有记录、调解有台账。同时深入推进“村民评理说事点”和“个人调解室”建设工作。坚持深入乡镇最基层,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了解广大村民的心理需求,为进一步防止民间纠纷激化,做好人民调解工作,更好地履行工作职能提供了保障。
(二)用好法律顾问,服务质量更高效。继续落实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推动法律服务向乡村延伸,努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切实增强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提升基层服务管理水平,促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榆树乡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法律顾问按照工作计划定期到各村进行走访,提供上门服务,为群众解答各类法律咨询,开展法治讲座,为村委提供意见建议。2021年,榆树乡法律顾问共提供法律咨询50余件,提出法律意见5件,开展法治宣传22次。
(三)加大宣传力度,法治水平再提升。由司法所牵头组建乡镇普法志愿者队伍,广泛开展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普法活动。普法队伍定期深入乡村、农村企业等进行法治宣传和法律咨询,引导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以“12.4”宪法宣传月、“6.26”国际禁毒日等关键时间结点为契机,充分利用横幅标语、宣传车、黑板报等宣传载体,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利用乡镇大集时设立法治宣传点宣传各类资料30余种、现场发放1000余份。组织开展法律讲座、送法进村庄、进农家等系列活动60余次,直接受教育人达1000余人,最大限度为乡镇平安建设工作发挥积极舆论导向作用。
【特点和效果】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既有许多新的机遇和条件,又有许多挑战和困难,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各种因素引发的矛盾纠纷不断增多。榆树司法所立足自身实际,不断加强法治队伍建设,吸纳一部分热衷于调解工作且具备一定法律基础知识的人员加入到人民调解员队伍。强化队伍管理,对调解员进行形式多样的业务培训,不断增强调解员业务能力、增强调解技巧。当前矛盾纠纷呈现多样性、突发性等特点,调处难度增大,从目前来看,榆树乡这支法治队伍能够经得起考验,这支队伍的工作不仅受到榆树乡党委、政府、新宾县司法局领导的高度肯定,也收获了榆树乡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榆树司法所会继续立意创新,开展农村法治创建工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为全乡的社会稳定、广大群众的幸福生活,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