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活动概况】
新四军第四师纪念馆坐落于涡阳县新兴镇,是全国十九个抗日民主根据地之一,也是新四军四师司令部所在地,是刘少奇、彭雪枫、张爱萍、张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战斗生活过的地方。2013年获得国家和省发改委审批通过,确定为安徽省红色旅游项目。
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十九大以来,涡阳县上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充分运用本土新四军第四师纪念馆丰富的红色资源,将其与法治元素有机结合,构建集红色文化教育、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法治教育、观光旅游等为一体的综合型教育基地。利用各重大节日,请抗日老战士讲述革命斗争史,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及宪法宣誓、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等,进一步增强青少年学生和基层党员干部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法治意识,使红色精神在越来越多人的心中扎根,永远焕发勃勃生机。
【重点宣传内容】
“八五”普法以来,涡阳县依托新四军第四师纪念馆开展了以“一切为了人民——传承红色法治基因”为主题的系列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线下,在馆内,通过听取工作人员和抗战老战士讲解、观看专题片、宪法宣誓等方式对司法行政干警、师生代表、基层政府工作人员和群众重点讲述新四军第四师的斗争史以及党领导法治建设的经验与启示;在馆外,通过悬挂横幅、摆放宣传板、发放宣传材料和回答咨询等,对参观人员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国家安全法、国旗法、国歌法、国徽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在线上,通过抖音、微信公众号等对相关活动进行广泛宣传,进一步扩大宣传面。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党建是思想和灵魂,党建引领是一切工作的基石。有了党组织的政治核心、领导核心,才有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带动作用,才能推动工作更好更快发展。涡阳县始终坚持正确领导,坚持把党建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积极探索“党建+法治”模式,以提高党员在传承并弘扬红色法治文化精神上的服务能力。组织司法行政干警、新兴镇政府、新兴中心校教师中的党员们在新四军第四师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词,开展宪法宣誓活动、主题实践活动、普法宣传活动等,以赓续红色血脉,助力红色法治文化浸润人心。
二是融入本土文化。深挖涡阳县红色文化积淀,提炼红色文化中的相关法治元素,以“红色文化+法治阵地”的方式,把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融入新四军第四师纪念馆的基础建设中,形成红色文化与法治建设融为一体的景观,将新四军第四师纪念馆打造为独特的红色法治文化教育基地。同时在馆内循环播放党建、法治等专题片,将爱国主义教育、党性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开展主题党日、情景党课、宪法日宣讲等实践活动,让广大群众在红色氛围里深化法治意识。
三是创新普法形式。以提高全民普法工作的知晓度为着力点,全力推进“互联网+法治”行动,以“涡阳普法”公众号、“涡阳司法”抖音号为主阵地,联合政法系统新媒体矩阵,扩展法治教育覆盖面,线上宣传新四军第四师纪念馆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成为广大群众了解红色历史、接受法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引导公众参与红色法治资源的传承和弘扬,有助于营造人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活动特点和效果】
涡阳县系统谋划、科学部署,结合本土文化,充分利用传统红色法治文化资源优势,探索打造红色文化与法治文化相结合的教育基地,依托于新四军第四师纪念馆,培养了一批政治信仰坚定,热爱国家,传承红色基因,争做弘扬红色法治文化的普法志愿者;并从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开展线下线上相结合的红色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教育群众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定法治信仰,使红色法治理念悄然融入人民群众的内心深处,有力地提升了社会大众的红色法治意识。
据不完全统计,活动以来,受教育人群达8000余人次,现场接受群众咨询100余人次,发放各种宣传资料2.6万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