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基本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无锡市惠山区前洲街道将文明实践作为法治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辐射带动,树立德法共治理念,形成了“街道支撑、村级覆盖”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社会治理新体系,探索出“文明实践+社会治理”的新路径,为基层依法治理赋能。
【任务措施】
(一)完善体制机制,建立基层社会治理新体系。出台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实施方案、工作制度、志愿者管理办法,指导各村(社区)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建强阵地和队伍,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截至2022年5月,已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个,村社区实践站20个。通过打通街道服务体制机制,综合协调各类资源,将文明实践网络延伸到机关部门单位、企业和学校等领域,建立形成“街道统筹全局、社区一线指挥、部门支援配合、志愿服务便民”的社区治理体系,构建起全覆盖的“文明实践服务圈”,实现了实践阵地全覆盖、阵地资源共建共享,及时、高效率化解社区矛盾纠纷、推动基层治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不断提升群众法治获得感和满意度。
(二)加强融合贯通,搭建基层社会治理新平台。按照“贯通、打通、联通”要求,强化资源整合“一盘棋”理念。搭建“援法议事”协商议事平台,引导群众通过协商议事表达诉求、解决问题,切实增强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自觉;搭建文明实践平台,高标准打造街道、村(社区)两级文明实践平台,配齐党员教育、宣传文化、志愿服务站等场地,用功能齐全、设施完备、充分开放的阵地,满足辖区居民群众多样化需求;搭建“法润民生”网络平台,通过居民、企业微信群功能,将村(居)务开展情况、社区事务开展意见征集等事项通过线上通知、商议,迅速达成共识;搭建法治文化活动平台,以社区为单位打造居民服务活动中心,高标准建设一批高质量法治阵地,搭建家门口的生活服务圈、形成街道范围内的“十分钟法治圈”。
(三)实施社会协同,打造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通过培育孵化基层公益性、服务性、互助性社会组织,统筹整合服务力量,持续开展社区治理项目创投,激励社会组织投入基层公益和治理创新,推动社会协同共治。榭丽花园社区“议事小客厅”社区楼道隔空层改造升级项目将原本脏乱的架空层改建成供居民休闲、议事、活动的“居民会客厅”“邻里议事厅”;惠丰社区打造妇女微家阵地,设立家庭婚姻矛盾调解工作室、亲子书屋、芳华议事厅等,并积极与社会组织合作,组织社区妇女参加技能培训、文娱活动、帮困关爱、政策宣传、家风建设等活动,使妇女微家真正成为服务广大妇女的主阵地。
(四)聚焦需求导向,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聚焦基层发展、群众迫切需求,努力创新创优工作方式方法,充分发挥村组干部、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在疫情防控、纠纷化解、普法宣传等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示范引领作用,组织开展法律法规宣讲、道德讲堂等活动,架起党群干群“连心桥”;制定志愿服务“清单”,内容涵盖环境卫生、居民日常生活、法律咨询、便民服务技能等多方面,实行“点单式”志愿服务,通过入户走访、网络收集等形式,广泛听取群众心声与民意诉求,做到事事有落实。今年以来,开展各类普法志愿服务活动180余次,服务辖区群众9000余人次。
【特点和效果】
前洲街道在基层社会治理、有序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探索过程中,努力打通社会治理“瓶颈口”,激活社会治理“神经末梢”,扎实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发展,逐步实现政府治理、社会参与、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建立起共建共治共享的法治乡村治理格局。目前,前洲街道共建成20个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其中谢村社区被命名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柘塘浜社区、蒋巷社区、邓巷社区、万里村、新洲社区以及惠丰社区被评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榭丽花园社区法治文化走廊 2020 年被评为省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通过发展基层民主发展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进一步促进了社会法治化水平不断提升,为辖区政治、经济、文化创新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