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活动概况】
2019年开始,广东省每年都举办一届“法治文化节”,至2021年已举办三届。法治文化节以文化人,推动法治文化浸润人心,滋养社会法治精神,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共吸引超过1.2亿人次参与,取得了良好的普法效果,法治文化建设品牌效应凸显。
法治文化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到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需要。突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主题,在充分利用传统有效的普法方式基础上,促进单向式传播向互动式、服务式、场景式传播转变,增强群众参与感、体验感、获得感,让普法宣传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激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创作,体现群众性。重点动员青少年学生、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专业人士参与,推动全社会学习宣传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坚持继承发展、守正创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红色法治文化的保护、宣传和传承,结合南粤文化、非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基层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吸引全民参与创作和表演具有地域和行业特色的普法创意精品,增强全民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重点宣传内容】
法治文化节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引领、熏陶、教化作用,集中宣传全面依法治国实践不断展现的新气象、新作为;集中展现在回顾总结党领导法治建设百年光辉历程、巩固和发展“中国之治”、推进法治为民中,法治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全民普法工作,紧扣宪法、民法典等宣传重点,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弘扬法治精神,推动法治实践,不断提升全体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使人民内心真诚拥护和信仰宪法法律,以文化人,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为法治广东建设厚植法治文化土壤。
每年法治文化节与“宪法宣传周”活动相结合,以“2+5+N”形式开展。
(一)“2”是宣传报道。①组织开展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活动。举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座谈会;在主流媒体上展示全省生动实践演绎习近平法治思想工作情况;各地市在各类普法平台开展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活动。②在全省户外大屏幕,集中宣传“八五”普法规划。组织省直、市直普法形象宣传大使,录制“我们携手在路上”宣传片,在各地市地标、户外大屏上播放。
(二)“5”是赛演活动。省市联办的赛事:利用广东普法新媒体平台,在部分地级市实地举办:①“崇法心声·我与民法典的故事”优秀普法小使者评选;②“视法·风尚”普法新媒体精品评选;③“法润人心”全省法治文艺作品评选;④“炫丽中国红”省、市直机关干部法治演讲比赛;⑤举办“法治的力量”12.4主题日活动暨优秀法治文艺节目展演。
(三)“N”是拓展活动。①法治文化节活动结束后,优秀作品录入作品库并编印成册,并在各地电视、网络等媒体上,以及各地市城市地标、商场LED屏、公交地铁等公共场所播放。②在主流媒体、南方+客户端、触电新闻(APP)等新媒体开辟专题报道,多层面刻画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广东的实践。③在辖区法治文化公园,结合宪法宣传周活动,通过多种方式掀起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新热潮。
【活动特点和效果】
法治文化节以“2+5+N”的形式开展,内容丰富,覆盖面广,突出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和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主题,在充分利用传统有效的普法方式基础上,促进单向式传播向互动式、服务式、场景式传播转变,通过开展具有时代特征、广东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系列活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植法治观念,进一步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和幸福感。如“视法·风尚”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普法新媒体精品评选活动,以视频直播、图片直播的方式进行,吸引了51万人次在线观看直播。举办全省“法润人心”法治文艺作品评选活动,评选出500多部优秀的法治文艺作品。
各地各单位也不断创新内容和形式,主要体现在:一是创新性。全省各地立足本地实际,大胆创新实践。如深圳市制作了青少年原创普法绘本;潮州市通过“民法典+书法”的形式,传递法治精神;广州市打造的立体化全景式普法风景线,以天河区、增城区两个法治文化主题公园为基础,将目前亚洲大型的地铁站——天河公园站设为法治宣传主题站;黄埔海关所属东江口海关利用“VR+5G普法阵地”全方位,深圳市开放法治快闪店,广州市举办“让法律走到群众身边”融媒体普法体验活动等,通过借助新媒体新技术,以生动化形式、大众化语言、沉浸式体验,全方位展示和宣传。珠海市成立了广东省首个高校普法志愿者联盟:珠海高校普法志愿者联盟,发布首部青少年法治主题MV《宪法伴我们成长》。湛江市举办主题公交开跑宣传宪法活动,共投放三辆分别为宪法号、法治号和民法典号主题公交车,公交线路涵盖市内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山市推出宪法宣传公益广告《守护》。二是阵地化。各地充分利用已有的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宪法公园、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作为主阵地,组织学生、社会群众参与活动,形成阵地化、常态化。黄埔海关邀请南方报业小记者在黄埔海关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开展宪法宣传活动。汕头市、汕尾市、阳江市举办“宪法教育大课堂”公开课,并为师生解答相关法律问题。阳江市以“法德大讲堂”等农村法治宣传阵地组织开展“法律明白人”旁听庭审活动。广州、珠海、东莞等市开展宪法宣传日点亮地标活动。
据不完全统计,仅第三届法治文化节活动,全省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广泛参与,实地观摩、比赛达53000余人;共收到动漫、微视频等普法新媒体精品500多件、原创法治文艺作品360多件;评选出优秀普法小使者20名,省、市直机关干部法优秀法治演讲者40名,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形式和载体,突显了广东岭南特色的法治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