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基本情况】

连城县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 护航乡村振兴

连城县地处福建省龙岩市北部,总面积2579平方公里,全县现辖17个乡镇,共248个村(社区),户籍人口348443。连城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荟萃,是客家人聚居地之一,生态优美,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先后获得“中国红心地瓜干之乡”“中国连城白鸭之乡”“中国客家硒都”“中国优秀旅游县”“中国温泉之城”“全国武术之乡”“中国客家民俗文化之乡”和“全国首批创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等荣誉。

法治乡村是治理体系的稳固基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法治乡村建设必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是深入推进乡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是夯实基层普法和实施“八五”普法规划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为扎实有序做好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连城县以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为抓手,夯实基层普法,护航乡村振兴。

【任务措施】

(一)紧盯乡村治理,筑牢创建基础

连城县加强基层法治建设,以“四议二公开”“四民主三公开”为着力点,不断推进基层自治法治德治融合发展。

一是以公共法律服务为载体,完善基层民主自治。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全县建成1个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17个乡(镇)公共法律服务站、248个村级法律服务点。全面落实法律顾问巡诊活动,建立县、乡、村三级村(社区)法律顾问微信群,为村(社区)群众提供了及时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2021年以来累计提供法律咨询2230件,提供法律援助服务案件575件。

二是以基层人民调解为支点,促进基层依法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豸调解”作用,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建立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有效衔接机制,筑牢维稳“第一道防线”。2021年以来,全县各人民调解组织调解矛盾纠纷2162件,成功2137件,成功率98.84%。

三是以德治建设为引领,树立文明新风尚。深化“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法律进乡村”“送法下乡”等活动,广泛开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基层法治文化活动,使村民尊法学法用法常态化,不断提升基层群众的法律素质和道德水平。

(二)优化整合力量,推进示范建设

一是扎实推进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有效提升基层群众法律服务获得感。整合吸收村(居)法律顾问专业普法骨干队伍,深入基层、服务群众,进一步延伸法律服务的触角,实现村(居)法律顾问服务全覆盖。

二是全面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切实发挥“法治带头人”作用。重点培育一批以村“两委”班子成员、村(社区)妇联干部、人民调解员、网格员、村民小组长、退役军人、巾帼志愿者、大学生村官等为重点的“法律明白人”,保障每个村至少培养5名“法律明白人”,增强普法队伍力量。2021年以来,全县共开展16期(272场)“法律明白人”培训,受教育人数达数千余人。

三是充分发挥“法豸文化”“蒲公英”等宣传青年志愿队作用,积极引导群众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保障每个乡(镇)建设一支法治宣传志愿者队伍,依托重要时间节点、赶集日,结合“法律八进”等活动,深入乡村走街串户通过以案说法、法治宣讲、设立法律咨询点等方式,普及与基层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多渠道、多形式、多方位开展农村普法宣传教育和服务活动。

(三)强化阵地建设,提升创建水平

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乡村建设“六个全覆盖”扩大至“八个全覆盖”工作要求,将基层普法列入政府工作要点,纳入季度督查、年度考核。制定基层普法“十个一”清单,突出村居法治阵地建设,夯实基层普法基础,服务乡村振兴。

一是拓展线上宣传阵地。组建基层法治宣传服务群,结合基层群众特点,采用图片、文字、短视频、小剧本、典型案例等通俗易懂可视化手段,每周推送婚姻家庭、赡养继承、土地纠纷、农民工维权等法律法规。利用“法律明白人微信群”,拓展线上法治宣传推广阵地,开展线上法治宣传、以案释法主题活动。

二是打造线下宣传阵地。把法治文化元素和客家文化、“豸”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融合为“法豸文化”深入宣传,打造特色法治文化阵地。保障每个村(社区)至少1个法治文化阵地、1个法治宣传栏、1套法律书籍,畅通基层依法治理和群众学法用法渠道。通过建设法治文化长廊、法治文化墙等多种形式,让广大群众在休闲娱乐的同时,近距离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逐步养成良好的法治意识,提高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

(四)加强指导培训,实施动态管理

一是精心组织培训,深入基层指导。制定《“连城县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建设指导标准 》,总结提炼“七个一”创建必备条件,以“因地制宜抓创建”为总体思路,以“注重实际工作”为措施,抓点拓面,深入指导“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2021年,连城县以莒溪墩坑村为着力点,多次现场调研指导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工作,并在莒溪镇召开全县“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现场推进会。2022年2月,组织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培训会,为17个乡(镇)详细讲解“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必备条件,通过总结推广经验做法、现场答疑解惑等方式指导创建工作。

二是开展全面复核,推行动态管理。严格按照建设考核标准实施动态管理,进一步巩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质量,提升工作成效。2021年对连城县2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开展复核。2022年4月完成对连城县101个“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全面复核工作。加强对“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的动态管理,对复核保留以及新命名的“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实施“亮牌”管理,接受社会监督,推动“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提档升级。

【特点和效果】

深入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进一步加强了连城县法治乡村建设;全面实施基层普法,进一步提高了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营造了民主法治建设的浓厚氛围,助推连城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党的十八大以来,连城县社会保持安定稳定,平安建设“三率”测评三项指标综合得分持续居全市前列,安全生产形势稳中向好,“四项指数”全面下降,来信来访实现“四下降一好转”,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营造了安全稳定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