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活动概况】

西藏那曲市尼玛县开展《反有组织犯罪法》宣传教育活动

2021年1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反有组织犯罪法》将于2022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顺利实施《反有组织犯罪法》营造浓厚氛围,2022年2月21日尼玛县司法局在县广场开展了专项普法活动。活动通过悬挂横幅、发放材料、以案释法、解答咨询等方式向各族干部群众解读了《反有组织犯罪法》相关知识。此次活动,共发放宣传材料、宣传品500余份,解答各类法律咨询20余人次。

【重点宣传内容】

1.《反有组织犯罪法》出台背景及重大意义是什么?

答: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有组织犯罪的形势愈加严峻、手段愈加隐蔽、危害愈加深远,给市场经的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此前并没有一部专门针对有组织犯罪的国家法律,相关法律规定主要散见于《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文件、司法解释中。2022年1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于2022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法的颁布是深化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的重要举措。为预防和惩治有组织犯罪,加强和规范反有组织犯罪工作,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聚源重要意义。

2.《反有组织犯罪法》的基本框架是什么?

答:《反有组织犯罪法》共九章七十七条,包括总则、预防和治理、案件办理、涉案财产认定和处置、国家工作人员涉有组织犯罪的处理、国际合作等章节,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系统、完备规范反有组织犯罪工作的法律,是反有组织犯罪制度发展的一座里程碑。

3.《反有组织犯罪法》所称有组织犯罪指什么?

答:是指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以及黑社会性质组织、恶势力组织实施的犯罪。

4.《反有组织犯罪法》所称恶势力组织指什么?

答:是指经常纠集在一起,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在一定区域或者行业领域内多次实施违法犯罪活动,为非作恶,欺压群众,扰乱社会秩序、经济秩序,造成较为恶劣的社会影响,但尚未形成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犯罪组织。

5.有组织犯罪的犯罪手段有哪些?

答:为谋取非法利益或者形成非法影响,有组织地进行滋扰、纠缠、哄闹、聚众造势等,对他人形成心理强制,足以限制人身自由、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影响正常社会秩序、经济秩序的,可以认定为有组织犯罪的犯罪手段。

6.办理有组织犯罪案件应坚持什么?

答:办理有组织犯罪案件,应当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坚持宽严相济。

7.在案件办理方面,《反有组织犯罪法》有哪些亮点规定?

答:一是明确对于有组织犯罪的组织者、领导者和骨干成员应当严格掌握取保候审、不起诉、缓刑等的适用条件,充分适用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罚金等刑罚;规定公安机关在线索核查阶段,对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的涉案财产可以依法采取紧急止付、临时冻结、临时扣押的紧急措施;对有组织犯罪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采取异地羁押、分别羁押或者单独羁押等措施;对特定有组织犯罪罪犯异地执行刑罚、严格减刑假释。二是对于涉案财产认定和处置,反有组织犯罪法规定,办案机关可以全面调查涉嫌有组织犯罪的组织及其成员的财产状况;被告人实施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定罪量刑事实已经查清,有证据证明其在犯罪期间获得的财产高度可能属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孳息、收益,并且被告人不能说明财产合法来源的,应当依法予以追缴、没收。三是为预防再犯罪,法律规定了因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被判处刑罚人员刑满释放后的个人财产及日常活动报告制度以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对有关人员开办企业等加强监管。

8.《反有组织犯罪法》对国家工作人员涉有组织犯罪的怎么处理?

答:将查办国家工作人员涉有组织犯罪明确为反有组织犯罪工作重点。具体内容包括:明确了国家工作人员涉有组织犯罪的违法犯罪行为的具体类型,明确对于这些行为应当全面调查,依法作出处理;国家工作人员组织、领导、参加有组织犯罪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对监察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加强协作配合,建立线索办理沟通机制作了规定;对依法查办有组织犯罪案件的国家工作人员不得有的行为作出规定,明确底线禁区。

9.《反有组织犯罪法》对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换届选举中的联审机制是怎么规定的?

答:根据《反有组织犯罪法》第十二条明确民政部门应当会同监察机关、公安机关等有关部门,对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候选人资格进行审查,发现因实施有组织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及时作出处理。

10.对黑恶势力侵害未成年人的行为如何惩治?

答:为防止未成年人遭受侵害,反有组织犯罪法落实各方责任,加强对涉未成年人的有组织犯罪的惩治。反有组织犯罪法对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村居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各方面的职责作了规定,并对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防止未成年人遭受有组织犯罪侵害作了专门规定。此外,为加强对涉未成年人的有组织犯罪的惩治,反有组织犯罪法规定,发展未成年人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境外的黑社会组织,教唆、诱骗未成年人实施有组织犯罪,或者实施有组织犯罪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依法从重追究刑事责任;教唆、诱骗未成年人参加有组织犯罪组织或者阻止未成年人退出有组织犯罪组织,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从重处罚。

11.《反有组织犯罪法》对涉案财产处置作了哪些规定?

答:规定了财产调查制度,办案机关可以全面调查涉嫌有组织犯罪的组织及其成员的财产状况;明确被告人实施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定罪量刑事实已经查清,有证据证明其在犯罪期间获得的财产高度可能属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孳息、收益,并且被告人不能说明财产合法来源的,应当依法予以追缴、没收。

【活动特点和效果】

一是激发学习热情。通过对《反有组织犯罪法》出台背景、重要意义、条文阐释、亮点解读,进一步激发了农牧民群众学习法律知识的热情,增强了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防范黑恶犯罪的能力水平,增强了各族群众运用法律与黑恶势力作斗争的信心和能力。

二是汇聚强大合力。指导督促职能部门以贯彻落实《反有组织犯罪法》作为推动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普法工作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奋力汇聚全县共防共治的强大合力,从源头上预防减少黑恶势力滋生蔓延。 

三是助力长治久安。通过开展专项宣传活动,为坚决打击黑恶势力嚣张气焰、确保专项斗争取得实效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不断增强了全县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助推实现尼玛更安宁、群众更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