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活动概况】

界首市人民检察院巧用“西游形象”讲述检察普法故事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界首市人民检察院充分发挥检察机关职能作用,坚持普法工作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把法治宣传教育融入司法实践全过程,在司法实践中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结合检察实际,创新普法理念和方式方法,在巩固传统宣传阵地的同时,积极探索新的宣传模式,不断提高检察机关法治宣传教育实际效果。2019年以来,界首市人民检察院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西游形象”为基础,相继推出《西游普法之检察公益诉讼》、《西游普法之民事诉讼监督》、《西游普法之未检保护》、《西游普法之对说情打招呼说不》系列普法微动漫短视频,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微渠道”进行宣传,被中央、省、市媒体多次报道转发,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好评,有效提升了检察为民服务水平。

【重点宣传内容】

一是积极宣传民事诉讼法律知识。民事主体之间因婚约财产纠纷引发的诉讼较多,涉及到民法和民事诉讼法相关法律知识,《西游普法之民事诉讼监督》以《西游记》中卡通人物和事件为基础,介绍了彩礼返还、法官回避、生效裁判确有不当、怠于履行执行等民事法律和司法解释,引入检察机关民事诉讼法律监督职能,最终当事人合法权益得以维护。在讲解检察机关民事诉讼监督职能时,也向广大群众普及了在民事诉讼中谁主张谁举证、申请执行人有提供被执行人财产线索的义务等法律知识。

二是重点宣传检察公益诉讼法律知识。公益诉讼在我国以法律形式正式确立时间较短,群众对公益诉讼具体内容和该项检察职能了解较少,意识不到自己的违法行为是对公共利益的损害,在社会公共利益遭受损害时不知道如何加以干预和维护,有必要对公益诉讼进行重点宣传。《西游普法之检察公益诉讼》微动漫以界首市人民检察院办理的真实典型案例为原型,通过简介精准而又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社会大众介绍公益诉讼法律规定,以及检察机关在食品药品安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等民事公益诉讼和行政公益诉讼方面的职能,让群众对公益诉讼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三是强化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知识。深入宣传和贯彻落实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切实履行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责任。由界首市人民检察院未成年检察工作办公室检察官亲自出演《西游普法之未检保护》宣传片,结合卡通人物形象,用实际案例讲述未成年保护法律规定,预防、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引导未成年人学会保护好自己。在开展送法进校园、检察开放日等活动中播放该作品,深受老师、学生家长及学生的欢迎。作品播出后,我院未检检察官多次受邀到中小学校开展法治教育,用生动的法治课让未成年学生更好地学法、懂法、守法、用法。

四是深入宣传廉洁司法制度规定。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活动开展以来,为进一步提高社会各界对检察机关落实“三个规定”等重大事项填报的知晓度,争取社会各界支持与配合,界首市人民检察院精心制作了微动漫《西游普法之对说情打招呼说不》,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通俗易懂的讲解,向公众宣传检察机关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从源头上筑牢公正廉洁司法“防火墙”,推动“三个规定”及重大事项记录报告制度入脑入心。

【活动特点和效果】

活动特点:一是院领导高度重视。作品创作中,检察长多次过问作品创作有关问题,分管院领导具体指导,多次修改完善内容,为打造精品作品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各部门全力参与。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刑事检察、未检、宣传等各部门人员紧密协作,集思广益,对每一帧画面精雕细琢、反复推敲,力求完美。三是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广泛听取来自电视台、各内设机构及干警亲友的意见建议,播放给不同年龄段的受众观看,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修改打磨。四是宣传形式新颖。在坚持传统普法形式上,积极创新,努力探索社会发展新形势下的普法模式,创新性地将西游故事、检察实践、法律法规、短视频平台有机结合,制作系列微动漫宣传片,大大地增加了宣传吸引力。

活动效果:获得平安安徽、第四届平安中国、第五届第六届全国检察机关“三微”作品比赛大奖。界首市人民检察院作为先进典型代表在最高人民检察院举办的座谈会上交流发言。相关作品在学习强国、“两微一端”、短视频平台、门户网站及本地主要路口、商场宣传大屏展播,多次被省市县各级媒体转发报道,并在法治进校园、检察开放日、领导调研指导工作中进行播放,得到一致好评。短片播出后,引起群众的广泛关注,部分群众主动联系提供线索,要求担任公益诉讼联络员。还有一些单位主动联系我院,表示在普法活动中播放了我们的微动漫作品。《西游普法》系列宣传片用真实案例讲好检察故事,传递法律知识,落实普法责任,已经形成独具特色的检察法治宣传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