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活动概况】

为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在婚姻家庭中的作用,促进婚姻家庭幸福和谐,推动社区治理,促进社会稳定,2021年,重庆市民政局启动了婚姻家庭社会工作项目,委托重庆市婚姻收养登记管理中心负责该项目的统筹协调、培训指导和评审评估监督。该项目以“践行民本,服务家庭”为理念,在各区县民政部门婚姻登记处建立婚姻家庭辅导室,在社区建立“家和”服务站,形成“一室一站”工作平台,通过区县(自治县)民政局、婚姻登记机关、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区四方联动参与,开展困境家庭救助、家庭教育宣传、婚姻家庭辅导、矛盾纠纷调解和跟踪指导五大工作内容,发挥婚姻家庭社会工作服务解困、引导、支持、疏导和发展的五大功能,形成“4+5+5”的工作体系,打造“家庭和谐计划”项目服务品牌。

重庆市民政局创建“家和计划” 开展法治宣传

【重点宣传内容】

(一)关注困境家庭救助,发挥解困功能。将法规政策与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扶贫等相关工作结合起来,进入社区、深入家庭,对贫困家庭、单亲家庭和流动家庭等困境家庭中出现的婚姻家庭问题给予帮扶,链接救助资源,畅通救助渠道,提供生活、教育和情感等多方面的服务,强化家庭自强自立功能,走出家庭困境。

(二)进行家庭教育宣传,发挥引导功能。对结婚登记当事人及辖区居民进行家庭教育宣传。一是开展婚姻家庭法律法规宣传。组织开展《民法典》《反家庭暴力法》《妇女权益保障法》《重庆市家庭教育促进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和学习活动,提高家庭成员婚姻家庭法律素质,切实维护自身权利。二是加强文明婚俗倡导宣传。宣传符合时代主旋律的低碳环保婚俗文化,倡导婚事新办,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婚姻观和家庭观。三是加强家庭知识教育宣传。就家庭教育中的德、能、情等方面提供知识引导,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四是进行良好家风宣传。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宣传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培育健康的家庭文化,传承良好家风。

(三)开展婚姻家庭辅导,发挥支持功能。将涉及婚姻家庭相关法律法规融入家庭辅导。一是提供婚前辅导。对未婚情侣和新婚人群进行辅导,提高双方对婚姻期待、沟通技巧、冲突处理、夫妻角色等方面的了解,指导情侣双方为婚姻生活做好准备。二是开展婚姻家庭关系辅导。采用情感疏导、个案辅导和家庭治疗等方法,对当事人的婚姻家庭困惑进行有效辅导,改善家庭成员互动和交流方式,恢复家庭功能。三是进行婚姻家庭主题活动辅导。充分运用小组、沙龙、讲座和社区活动等方法,就夫妻沟通交流技巧和夫妻相处之道等方面进行辅导服务,提高经营家庭的能力,促进家庭幸福和谐。

(四)做好矛盾纠纷调解,发挥疏导功能。结合民法典中有关婚姻家庭条文新旧变化,把民法典相关内容融入婚姻家庭法治文化阵地,提高运用民法典维护权益、化解纠纷、促进和谐稳定的能力和水平。一是开展离婚调解,结合离婚冷静期对冲动型离婚人群进行专业干预和调解。二是进行矛盾纠纷调解,帮助当事人进行有效化解矛盾,正确处理婚姻家庭矛盾,避免因冲动而造成的伤害。

(五)加强跟踪指导服务,发挥发展功能。建立跟踪指导服务机制,通过电话、家访等形式对当事人和家庭进行法治宣传教育跟踪指导,提供后续跟踪服务,强化服务成效,保障当事人及家庭能够恢复功能,建立稳定的家庭结构、和谐的家庭关系和幸福的家庭。

【活动特点和效果】

“家和计划”项目,以体系规范化为关键点,以管理科学化为着力点,以队伍专业化为结合点,以宣传效能化为突破口,着力打造品牌化项目。截至目前,共计服务受益人群31901人次,发放宣传手册9872册,贫困救助20户,宣传活动40次,小组活动74节,沙龙活动12次,知识讲座11次,咨询个案1013例,治疗个案67例,劝和213对,跟踪指导527例。

(一)解困纾难。将“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宗旨融入“家和计划”之中,充分利用法规政策优势,发挥助人自助的专业理念,为贫困家庭提供生活救助,为困境家庭妇女提升就业技能,为服刑人员家庭子女开展个案服务等,强化了家庭自强自立功能,让困境家庭走出困境。

(二)化解矛盾。在婚姻登记处和社区建立辅导室、服务站,充分发挥社会工作者和心理咨询师的专业作用,结合民法典,为新婚夫妇和婚姻危机夫妇开展婚姻情感辅导,解开夫妻之间的婚姻家庭谜团,缓解了多对矛盾夫妻的婚姻危机,利用离婚冷静期给夫妻双方一个冷静思考的空间,劝和多对冲动型离婚夫妇,及时挽救陷入危机的婚姻。

(三)促进和谐。开展各类群众喜闻乐见的婚姻家庭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以讲座、剧场、晚会等寓教于乐的方式,让群众在开心快乐中领会文明婚俗、家风家教、家庭教育等婚姻家庭相关法律知识,引导居民在家庭中互敬互爱,倡导孝道,营造了和谐家庭氛围。

(四)维护稳定。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目标,用爱付出、真情投入,尽心竭力为每一个家庭的美好生活保驾护航,恢复婚姻危机家庭功能,建立稳定的家庭结构与和谐的家庭关系,提高了家庭幸福指数,推进了基层治理,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