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活动概况】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提升青少年法治意识和自护能力,在当前“双减”工作背景下,结合团区委拓展课后服务渠道工作要求,北京市顺义团区委联合区教委开展“呵护未来 与法同行”青少年法治教育系列活动。2021年10月18日下午,在顺义区仓上小学举行“呵护未来 与法同行”青少年法治课堂暨送法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顺义团区委副书记赵恺、顺义区委教工委委员、教委副主任余英秋出席了启动仪式,团区委权益部、区教委法治中心、小教科和仓上小学部分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参加启动仪式。

北京市顺义团区委举办“呵护未来 与法同行”青少年法治课堂暨送法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

仪式首先观看了普法宣传视频,由团区委副书记赵恺致辞,并介绍了此次系列活动的总体安排和重要意义。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学生代表共同宣读倡议书,向全区中小学生、家长和教师发出倡议,争做守法公民,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随后,与会领导为学生代表发放普法资料。最后,由区教工委委员、教委副主任余英秋讲话,倡导大家树立法治意识,推进法治教育,加强协同合作。

本次“送法进校园”活动将为全区中小学送去70余节优秀法治课,进一步推动全区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拓展课后服务渠道、助力双减,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重点宣传内容】

1、2021年6月1日起施行的修订后《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哪些变化?

初步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未成年人保护制度体系,本次修订将原来“四大保护”发展为“六大保护”,将“政府保护”单设一章,而且单独规定了“网络保护”一章。

发展完善了家庭监护制度、强制报告制度和侵害人身权益违法犯罪人员信息查询制度,强调了父母和其他监护人对儿童安全的保障义务,明确了违反相关义务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2、如何预防和处置校园欺凌?

在“学校保护”一章对学校如何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具体规定了八项内容:

(1)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

(2)学校要对教职员工、学生等开展防治学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训;

(3)学校发现学生欺凌行为后应当立即制止;

(4)学校应当通知欺凌者和被欺凌者双方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参与学生欺凌行为的认定和处理;

(5)学校应当对欺凌者和被欺凌者甚至严重案件的旁观者及时给予心理辅导、教育和引导;

(6)学校应当对相关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给予必要的家庭教育指导;

(7)对实施欺凌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应当根据欺凌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依法加强管教;

(8)对严重的欺凌行为,学校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依法处理。

3、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都包括那些方面的内容?

未保法从多个角度对此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作出了具体规定,就当前社会一些热点问题作出回应,主要内容是:

(1)明确规定未经学校允许,未成年学生不得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应当统一保管。

(2)强化了对未成年人隐私和个人信息的保护。法律明确规定,处理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的,应当征得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同意;未成年人或者其父母、监护人任何一方都有权提出更正、删除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

(3)法律对此明确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得为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直播发布者账号注册服务,为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直播发布者账号注册服务时,应当对其身份信息进行认证,并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同意。

(4)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通过网络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对未成年人实施侮辱、诽谤、威胁或者恶意损害形象等网络欺凌行为;遭受网络欺凌的未成年人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等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应当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制止网络欺凌行为,并消除影响。

【活动特点和效果】

一是内容针对性强。活动结合当下青少年及家长重点关心的预防校园欺凌、网络保护等主题,有侧重的进行正面宣传教育,有效提升学校和家长对未成年人保护意识,切实增强青少年自我保护能力。

二是授课形式新颖。根据不同法宣主题,入校法治课采取现场示范、案例分享、答题互动等多种形式,以寓教于乐为特点,有效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学习法律常识的兴趣,提高青少年知法守法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