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活动概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红旗农场司法所借助“冬季法治大培训”普及禁毒知识

为进一步加强禁毒宣传,增强辖区群众的禁毒意识,营造人人参与禁毒斗争的氛围。2022年2月8日、9日,红旗农场司法所以“冬季法治大培训”活动为契机,联合派出所、社综办等单位分别在连队(社区)开展禁毒法治宣传活动。活动中,工作人员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向职工群众宣传毒品发展的趋势、新型毒品的种类、特征及涉毒的违法性、毒品原植物生长特点及识别方法等相关知识,鼓励大家积极发现、举报涉毒违法犯罪活动。

本次宣传共举办专题讲座5场次,发放禁毒宣传资料150余份,接待咨询45人。通过此次禁毒宣传活动,使广大群众进一步了解到了毒品的危害,在辖区内形成了群众关注、参与禁毒工作的浓厚氛围。

【重点宣传内容】

(一)当今世界毒品发展出现的新趋势

1、全球毒品使用情况总体趋于稳定,合成类、精神类毒品呈增长趋势。据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UNODC)2013年统计报告显示,总体来看,全球毒品使用情况基本保持稳定。虽然毒品使用者的总人数有所增加,但毒品使用者人数的增长率未超过全球总人口的增长率。这得益于全球预防、控制、打击毒品犯罪的共识与合作的达成。然而,毒品使用多样化的趋势进一步增强,特别是合成类、精神类毒品使用量不断增加。镇静剂和安定剂的滥用也日益引起重视,市场上出现的新的精神类毒品数目种类有增无减。

2、毒品注射引起的艾滋病毒传播日趋严重。在艾滋病传播途径中,注射吸毒一直是病毒感染和传播的重要方式。近年来,虽然经性途径造成的感染人数显著上升,但是毒品注射对艾滋病病毒传播具有更大风险,因为毒品更易促发艾滋病病毒经性途径传播。近年来,艾滋病传播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年轻人注射毒品的行为更容易诱发年轻人的性冲动,增加发生性行为的可能性,使年轻人发展出复杂的性伴网络,发生多次、轮换和群交等性行为方式。然而年轻人中很多人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尤其是新型合成毒品的不断涌现,使年轻人面临着更大的艾滋病风险,同时也潜藏着更多公共卫生隐患。

3、海上贩毒问题日益突出当前,由于国际贸易在全球的不断发展,海上运输成为现代贸易和国际交往的重要渠道。与此同时,海上运输也成为毒品贩运的重要途径之一。事实上,在全球各类毒品案件中,海上缉获的案件数不超过11%,但平均每次海上缉获的毒品数量都几乎是空运缉获量的30倍。各国禁毒实践证明,海上缉获量常常大于公路或铁路等陆运缉获量。由于各国严密的陆上稽查网络,致使毒品海上运输兴起并逐步壮大。就目前国际现状来说,国际上对于内海、领海、国际公海海域的管辖尚存在争议和漏洞,对于海上运输的管理和规范缺乏严密的控制和监管网络。因此,海上贩毒对于各国禁毒主管机关形成巨大挑战。

4、新贩毒路线出现。贩毒分子日益寻找新的贩毒路线来拓展市场,出现了毒品贩运新的陆运路线。例如“金新月”地区的毒品除了既有的巴尔干路线和北部路线外,海洛 因的贩运从阿富汗途经伊朗或巴基斯坦向南,并且途经伊拉克穿越中东。在贩毒路线激增的形势下,非洲大陆成为新增路线的最大受害者。据统计,自2009年以来,在非洲尤其在东非,海洛因缉获量急剧增加。拉美地区“银三角”代表国哥伦比亚的可卡因在大西洋路线的缉获日益增多,表明除了太平洋路线,大西洋路线也日渐成为“银三角”的又一运输路线。另外,“银三角”可卡因市场也正在开辟通往亚洲新兴经济体国家的路线。

(二)新型毒品的种类、特征

1.冰毒(methamphetamine)即"甲基苯丙胺",外观为纯白结晶体,故被称为"冰"(Ice)。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极强的刺激作用,且毒性强烈。冰毒的精神依赖性很强,吸食后会产生强烈的生理兴奋,大量消耗人的体力和降低免疫功能,严重损害心脏、大脑组织甚至导致死亡,还会造成精神障碍,表现出妄想、好斗、错觉,从而引发暴力行为。

2.摇头丸(MDMA)是冰毒的衍生物,以MDMA等苯丙胺类兴奋剂为主要成分,具有兴奋和致幻双重作用,滥用后可出现长时间随音乐剧烈摆动头部的现象,故称为摇头丸。外观多呈片剂,五颜六色。服用后会产生中枢神经强烈兴奋,出现摇头和妄动,在幻觉作用下常常引发集体淫乱、自残与攻击行为,并可诱发精神分裂症及急性心脑疾病,精神依赖性强。

3.K粉(ketamine)即"氯胺酮",静脉全麻药,有时也可用作兽用麻醉药。白色结晶粉末,无臭,易溶于水,通常在娱乐场所滥用。服用后遇快节奏音乐便会强烈扭动,会导致神经中毒反应、精神分裂症状,出现幻听、幻觉、幻视等,对记忆和思维能力造成严重的损害。此外,易让人产生性冲动,所以又称为"迷奸粉"或"强奸粉"。

4.咖啡因是化学合成或从茶叶、咖啡果中提炼出来的一种生物碱。大剂量长期使用会对人体造成损害,引起惊厥、心律失常,并可加重或诱发消化性肠道溃疡,甚至导致吸食者下一代智能低下、肢体畸形,同时具有成瘾性,停用会出现戒断症状。

5.三唑仑又名海乐神、酣乐欣、淡蓝色片,是一种强烈的麻醉药品,口服后可以迅速使人昏迷晕倒,故俗称迷药、蒙汗药、迷魂药。可以伴随酒精类共同服用,也可溶于水及各种饮料中。见效迅速,药效比普通安定强45-100倍。

6.-羟基丁酸,2005年中国就将其列入二类精神药物予以管制,并于2007年变更为一类。滥用" -羟基丁酸"会造成暂时性记忆丧失、恶心、呕吐、头痛、反射作用丧失,甚至很快失去意识、昏迷及死亡,与酒精并用更会加剧其危险性。

此外,新型毒品还有安纳咖、氟硝安定、麦角乙二胺(LSD)、安眠酮、丁丙诺啡、地西泮及有机溶剂和鼻吸剂等。另外,纯度在99%以上的毒品被称为"美金"。

(三)涉毒犯罪呈现四个新特

1.一是毒品犯罪范围更广,呈多发势头。从统计数据看,毒品犯罪以前主要在青岛、烟台、东营等沿海发达地区,但现在已向全省各地蔓延,淄博、临沂等地也逐渐成为重、特大毒品犯罪的高发地区。从范围看,全省17个地市和铁路检察院都办理过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毒品犯罪案,且各地的重、特大毒品案件总体上呈上升势头。

2.毒品犯罪初犯居多,涉案人员逐年增加,呈现职业化、团伙化发展趋势。在已经破获的毒品犯罪中,有前科的犯罪人员约占30%,其中曾涉及毒品犯罪再犯的仅占4%,大多数贩毒人员以前没有因为犯罪受到过刑事处罚,更没有因为毒品犯罪受过刑事处罚,说明新加入毒品犯罪的人员大大增加,而且贩毒人员有向职业化发展的趋势,购毒、运毒、卖毒已经形成"一条龙",链条紧密,犯罪分子分工明确,正从个人犯罪、合伙犯罪向团伙犯罪、集团犯罪演变。

3.新型毒品犯罪案件突出,毒品数量越来越大,纯度越来越高。调查数据显示,贩卖海洛因、鸦片的案件在毒品犯罪中所占比例不到三成,新型毒品如冰毒、麻古、K粉等成为毒品犯罪的主流,这说明新型毒品犯罪愈加泛滥,而且毒品的纯度也越来越高。

4.毒品来源地和涉案罪名较为集中。大宗毒品犯罪能够查清毒品来源的,主要来自吉林、广东、四川,犯罪人员一般从上述地方购买后再运输到省内,决定了山东省毒品犯罪的主要形式是贩卖和运输毒品,重、特大毒品案件主要集中在贩卖毒品罪和运输毒品罪两个罪名上。

【活动特点和效果】

(一)宣传形式丰富多样防范意识深植民心。一是组织干警及专职人民调解员利用广播在各连队(社区)进行全天候宣传;二是在人员集中市场采取悬挂禁毒宣传条幅、张贴禁毒宣传标语、发放宣传册等方式开展禁毒宣传,三是在户外摆设宣传摊向过往群众发放禁毒宣传单,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四是利用连队(社区)LED电子屏、广播、微信QQ工作群、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不断加大禁毒宣传,进一步增强群众对毒品的抵制意识,使禁毒宣传教育活动更加深入人心。

(二)广泛动员积极参与 全力以赴。司法所牵头,联合社综办、派出所、卫生院等单位,组织干警、民辅警、专职人民调解员及医护人员深入连队(社区)职工群众家中,通过入户走访向他们发放各类禁毒知识手册,并对其讲解有关毒品的知识,帮助其认识到合成毒品的严重危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发动群众积极举报涉毒违法犯罪线索,形成“禁毒工作,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

(三)落到实处干出实效。针对群众最关心的问题,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与群众展开交流并进行一一解答。在为期2点天的宣传教育中,广大群众不仅了解到毒品发展的趋势、新型毒品的种类、特征及涉毒的违法性、毒品原植物生长特点及识别方法等相关知识,还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疑问和难题找到了答案。使广大群众更容易理解与接受禁毒的重要及危害,通微信QQ工作群、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矩阵推送有关信息,产生了普法宣传的集群效应和数倍叠加效应,提升了法治宣传教育的实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