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活动概况】
为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家庭教育促进法》,更好地学习、宣传、贯彻该法律法规,促进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2022年2月16日,东风农场依委办在综合楼三楼开展“注重家庭教育 共筑美好未来”为主题的《家庭教育促进法》法治宣讲活动。
【重点宣传内容】
活动现场,依委办工作人员通过专题讲座、发放宣传册等形式向农场辖区内职工群众深入宣传讲解《家庭教育促进法》,积极向广大职工群众详细讲解以下内容:
1.《家庭教育促进法》开始施行的时间?
2021年10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2.《家庭教育促进法》的立法目的是什么?
为了发扬中华民族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增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什么是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为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对其实施的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育、引导和影响。
4.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由谁负责?
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
5.家庭教育需要符合哪些要求?
(1)尊重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
(2)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3)遵循家庭教育特点,贯彻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
(4)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协调一致;
(5)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
6.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及其他家庭成员应当注重哪些家庭建设?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及其他家庭成员应当注重家庭建设,培育积极健康的家庭文化,树立和传承优良家风,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共同构建文明、和睦的家庭关系,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7.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针对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展家庭教育?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针对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以下列内容为指引,开展家庭教育:
(1)教育未成年人爱党、爱国、爱人民、爱集体、爱社会主义,树立维护国家统一的观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家国情怀;
(2)教育未成年人崇德向善、尊老爱幼、热爱家庭、勤俭节约、团结互助、诚信友爱、遵纪守法,培养其良好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意识和法治意识;
(3)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引导其培养广泛兴趣爱好、健康审美追求和良好学习习惯,增强科学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能力;
(4)保证未成年人营养均衡、科学运动、睡眠充足、身心愉悦,引导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5)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导其珍爱生命,对其进行交通出行、健康上网和防欺凌、防溺水、防诈骗、防拐卖、防性侵等方面的安全知识教育,帮助其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增强其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6)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养成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和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8.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应当使用哪些方式方法进行家庭教育?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智力发展状况,尊重其参与相关家庭事务和发表意见的权利,合理运用以下方式方法:
(1)亲自养育,加强亲子陪伴;
(2)共同参与,发挥父母双方的作用;
(3)相机而教,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
(4)潜移默化,言传与身教相结合;
(5)严慈相济,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并重;
(6)尊重差异,根据年龄和个性特点进行科学引导;
(7)平等交流,予以尊重、理解和鼓励;
(8)相互促进,父母与子女共同成长;
(9)其他有益于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方式方法。
9.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如何安排家庭教育?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合理安排未成年人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避免加重未成年人学习负担,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因性别、身体状况、智力等歧视未成年人,不得实施家庭暴力,不得胁迫、引诱、教唆、纵容、利用未成年人从事违反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活动。
10.哪些情况下家庭教育服务机构,由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由主管部门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或者撤销登记?
家庭教育服务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由主管部门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或者撤销登记:
(1)未依法办理设立手续;
(2)从事超出许可业务范围的行为或作虚假、引人误解宣传,产生不良后果;
(3)侵犯未成年人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合法权益。
11.什么情况下负有家庭教育工作职责的政府部门,由其上级机关或者主管单位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予以处分?
负有家庭教育工作职责的政府部门、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上级机关或者主管单位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予以处分:
(1)不履行家庭教育工作职责;
(2)截留、挤占、挪用或者虚报、冒领家庭教育工作经费;
(3)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或者徇私舞弊的情形。
【活动特点和效果】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开端,关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的幸福安宁,也关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稳定。《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制定实施,是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的法治体现,也是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法治保障。这部法律通过制度设计采取一系列措施,实现家庭教育由以家规、家训、家书为载体的传统模式,向以法治为引领和驱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新模式迭代升级,将家庭教育由传统“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
通过此次《家庭教育促进法》宣讲活动,让广大职工群众深刻认识到《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重大意义,同时推动《家庭教育促进法》走进千家万户,形成知晓家庭教育、重视家庭教育、参与家庭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多数家长和孩子花太多时间玩手机,家长和孩子互相交流表达自己感情的时间越来越少,因而缺乏互信理解。当家庭教育受阻时,家长可能会产生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家长应当合理表达自己的情绪,同时有助于重构亲子双方的边界。在亲子互动过程中,家长要做自身情绪的“观察者”,不要放任、无限制地将不良情绪释放到孩子身上。一旦发泄了负面情绪,应该向孩子真诚道歉并寻求谅解,让亲子关系在真实的情绪情感状态下顺畅地流动下去。
今后,我们将不断加强对《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学习和宣传力度,把《家庭教育促进法》送到千家万户,最大程度发挥《家庭教育促进法》的作用,发扬中华民族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增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