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活动概况】

岫岩满族自治县开展中小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主题宣传活动

2021年7月,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宪法学习宣传教育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在广大青少年学生中普及宪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治观念,有效防止青少年犯罪,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保护青少年权益,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岫岩满族自治县实验小学开展中小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主题宣传活动。

【重点宣传内容】

(一)组织做好宣传发动

1、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国旗下讲话、主题班队会等形式,宣传活动的目的、意义、积极引导全体师生参与到活动中来。广大老师要自觉带领学生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大力宣扬宪法精神,引导学生在校活动中去主动的接触宪法的相关知识,积极了解宪法,着力从看图片、认文字、读出声三个方面感受到宪法就在身边,进而达到有认知、有判别、有话说的层面,大力宣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不断增强和提升学生宪法意识,形成“学法知法”的好风气。

2、开展读书活动。充分利用晨读、班会、法治课时间开展宪法(节选)主题读书活动,并组织开展读后感交流、正文、学生讲解小论坛等活动,引导广大师生积极学法、用法、守法。各班级要在学习宪法的基础上,通过班级小组竞选推选1名优胜生,参与学校年级评选,评选出前三名,并颁发奖状和“宪法普法小能手”证书。认真评写宪法读后感或宪法作文评选活动,做到有记录、有节选、有感受、有问题,充分体现对宪法的学习认知,达到能少量背诵,能说出少量认知,能小范围宣传,能小范围谈论的目的。

3、开展宪法班报亲手绘活动。将美术课和课外手工活动相结合,利用周末假日时间,将网络媒体图片中有关宪法的漫画、板报、宣传册的关注点进行收集,在美术课中将信息进行交流后,学生亲手绘制宪法宣传班报,并在走廊进行张贴。

(二)开设法治课堂

积极配合县司法局开展好普法宣讲活动,积极与县法律宣讲团联系,制定宣讲计划,定期组织法治教育专题报告会。宣讲有带有目的性和计划性。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年级的学生,科学制定宣讲内容和可接受知识量。另外,也可以根据学生接受程度安排一节宪法宣讲提升课。基础宣讲必须设立底线知识宣讲内容。一是要明确什么是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是人们行为的基本法律准则。宪法作为根本法,它是其他法律、法规赖以产生、存在、发展和变更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它处于一个国家独立、完整和系统的法律体系的核心,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基石。二要组织引导学生认真诵读和学习宪法原文,加强宪法知识普及,形成学生自主诵读宪法的习惯。主要围绕宪法的作用是什么,宪法与一般普通法律的区别是什么,为什么说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等方面进行讲解。做到有具体的事例,从学生身边的法律知识选取事例,让全体学生明白了宪法是规范言行的基本准绳,只有严格遵纪守法,并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才能在学习生活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开展“宪法宣传系列讲座”活动

活动以讲解、问答、案例分析等形式,向学生进行宣传教育。从介绍法治宣传日、国家宪法日的相关情况开始,再通过部分案例,向学生讲解了中小学生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必要性,引导教育中小学生应该怎么学习法律知识。学生们在讲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交流与讨论,更加明确了《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其他法律的依据,感受到了学习宪法的重要性。活动内容充分结合实际,把宪法学习和法治教育结合在一起,以弘扬宪法精神为宗旨,以宣讲宪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知识为重点,用学生通俗易懂、乐于接受的方式,精心设计了内容和形式。如“法在我心中”“如何做遵纪守法的小公民”“法律与我同行”等。宪法宣传系列讲座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生的法律意识,对预防学生违法犯罪,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了积极影响,营造了一个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

【活动特点和效果】

通过开展“关爱明天,与法同行”活动,将宪法宣传与庆祝新中国成立72周年紧密结合起来,更有利于增强幸福感、荣誉感和爱国、爱党精神,树立宪法在青少年学生心中的崇高地位。通过演讲,进一步弘扬宪法精神,提高对宪法的认识,领会和主动去维护宪法权威,在校园内营造学法、懂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将宪法宣传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在宪法主题宣传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讲自己与宪法的亲密接触及发生在校园的身边故事,来表达自己对宪法的理解,宣传宪法精神,在准备过程中,通过查阅宪法条文并与实际生活相关联,再通过自己的理解消化后传达给身边的人。这种宣传学习形式,比枯燥的讲述条款更加容易接受和理解,是对宪法精神学习、理解和宣传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