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活动概况】

汉阳区公安开展“警校携手 防骗拒毒筑平安”宣传活动

2021年11月9日上午,武汉市公安局汉阳区公安“知音航班”联合禁毒大队、人口大队、经开派出所、永丰派出所,驶入湖北省广播电视学校,开展“警校携手,防骗拒毒筑平安”主题活动。为学校师生量身订制了“反诈+禁毒+户籍政策”等内容丰富的宣讲套餐。通过真实案例以点带面,讲解了校园中比较常见的“校园贷”诈骗和“冒充”诈骗;用生动形象的图片视频,提醒青年学生要识毒拒毒,自觉远离毒品;最后讲解“大学毕业生落户”政策。此次活动不仅提升全校师生对电信诈骗和毒品的认知和抵御能力,还为辖区营商环境的优化增添活力。

【重点宣传内容】

1、何为电信网络诈骗?大学生如何避免被犯罪分子利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及最高检《检察机关办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指引》,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电话、短信、互联网等网络技术手段,虚构事实,设置骗局,实话远程、非接触式诈骗,骗取公私财物的犯罪行为。部分在校大学生因利益驱使加上不懂法律,向不法分子出售个人银行卡或对公账户、身份证等信息,从中获利,沦为电信诈骗犯罪的“工具”和“帮凶”。大学生要警惕不法分子要求使用个人身份信息,开设银行账户,或出租支付二维码。不法分子会将学生提供的银行卡、身份证、银行U盾、手机卡,或者个人微信号、支付宝账号及收款二维码转卖给电信诈骗、网络赌博、地下钱庄犯罪团伙用于违法犯罪资金支付结算,提供者同样面临刑事打击、或行政处罚。因而要保护好自己个人相关信息,不为小利而自毁前程。

2、如何识别“校园贷”诈骗?

根据《刑法》266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为诈骗罪。“校园贷”诈骗是诈骗的一种形式。不法分子针对校园学生多采取审核贷款手续不严、贷款门槛低,利率明显大大超过银行同期利率,校园代理人无资质,以裸照或不雅视频作为贷款抵押证据等贷款方式,利用个别学生急用钱心理,诱惑说服学生进行高額借贷,利滚利,然后骗子各种催债要债,一直反复循环,让学生沉陷被骗泥潭,并易将风险转嫁給家庭。

3、何为毒品,毒品危害是什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二条,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毒品有成瘾性、生理伤害程度大。现在新型毒品有摇头丸、K粉,“神仙水”“开心水”等,还有的新型毒品被包装成“彩虹烟”“跳跳糖”“阿拉伯茶”等。吸毒者一时乐,停用后会出现不安、焦虑、忽冷忽热、流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精神错乱、惊恐发作等。毒品先让吸食者获得短暂强烈快感,产生依赖无法自拔,但同时也摧残其身体,痛不欲生。为避免危害身心、危害家庭、危害社会,一定要远离毒品。

【活动特点和效果】

一是针对性强。针对学生切身利益,防范被诈骗风险及避免无知沦为电信诈骗犯罪的“工具”和“帮凶”。武汉市公安局汉阳区分局韩爔民警为同学们深入浅出地宣讲,将诈骗的手段方式呈现给广大师生,起到很好的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宣传效果。

二是增加毒品认识,宣传禁毒深入人心。禁毒青年社工为同学们带来“天下无毒青春无悔”的禁毒知识宣讲,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绘声绘色的介绍了常见的毒品种类、特性及其危害,一个个触目惊心的吸毒案例,一个个的视频画面,让同学们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三是为优化营商环境添动力。汉阳公安“知音航班”青年民警为学校师生从政策解读、政策说明、办理渠道、热点问题四个方面进行精准解读,为企业留住人才增添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