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活动概况】

临沂市费县梁邱镇“2+1+N”普法新模式开展民法典宣传活动

自2022年以来,梁邱镇普法工作蹄疾步稳,为创新开展普法工作,提升普法实效,深入贯彻落实《民法典》宣传工作,切实提高领导干部的乡村治理工作的法治思维,提高群众法律意识,扎实营造浓厚普法氛围,助力梁邱法治乡村建设,梁邱镇通过“2+1+N”普法新模式开展民法典宣传活动。“2+1+N”普法新模式即“打造两个普法宣传阵地,组建一支高质量的普法宣传队伍,开展多种民法典普法活动”。通过系列活动,有效推动了民法典深入民心,根深蒂固。

【重点宣传内容】

(一)打造两个普法阵地。一是依托线上,在梁邱镇官方公众号“和谐梁邱”开辟普法专栏,打造线上民法典学习宣传阵地。专栏及时转发上级有关文件和精神,及时报道梁邱镇关于宣传贯彻民法典的举措,及时反映各单位各部门学习宣传贯彻民法典的生动实践和具体成效,目前专栏已发布14期并被多平台转载。二是立足线下,打造梁邱“午间学法小课堂”。午间学法小课堂,主要面向梁邱镇青年干部,旨在利用工作日午间休息时间,积极学习《民法典》。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小课堂地点设在梁邱司法所,每次时长十分钟,分为“法律条文五分钟”“以案释法五分钟”两部分。充分调动学法积极性。小课堂形式轻松活泼,内容深入浅出,更贴合年轻人学习习惯,更符合年轻人学习口味。充分扩大了学法受众面。梁邱司法所积极邀请梁邱镇领导到所讲法、学法,设计新颖活泼的宣传画激发广大青年干部学法热情。自上而下,由点到面,让学法小课堂发挥积极影响力。

(二)打造一支高质量的普法宣传队。为让普法覆盖面更广,更接地气,更有效果,梁邱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充分整合资源,将司法所工作人员、法律顾问、各村法律明白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联合,组建了一支高质量高水平的普法宣传队。普法宣传队充分满足了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法治需求,使群众学法有“思路”,用法有“门路”,少走弯路,走好自己的幸福路。自2022年以来,梁邱利用各类新媒体网上宣传30多次,接受群众法律咨询100余人次,发放宣传册(单)1千余份,为村居提供法律意见近百条,悬挂宣传标语100余幅。扎实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氛围,为法治梁邱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三)组织开展“N项活动”。 普法宣传与疫情防控联动,以梁邱镇常态化核酸检测为契机,发放民法典普法手环,创新开展《民法典》宣传工作。民法典手环上有显著的民法典手环标识,并印有典型小案例和法条解析,印制精美,坚固耐磨,美观大方。梁邱镇群众在核酸检测后即可领到一个手环,工作人员在发放手环的同时也给为群众普及相关法律知识。群众们纷纷表示手环上的法律小案例通俗易懂,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自己也应当学好法律知识,做尊法、守法、学法、用法的好公民;创新普法落实,发挥考试导向作用。开展线上民法典知识竞赛。线上民法典知识竞赛旨在更加调动起梁邱镇机关工作人员学法积极性,阶段性测试学法小课堂所学知识,持续推动《民法典》深入宣传。竞赛得到梁邱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通过梁邱镇官方微信号向全镇推送。竞赛题目严谨又富有趣味,参赛者可以在轻松娱乐中学法,又在热烈讨论中更加懂法,在整个梁邱营造浓厚的爱学法、勤学法氛围;开展普法课堂活动,关注青少年。普法课分为三部分,一是学生词,学习什么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告诫学生们不要在未经家长允许的情况下向游戏或者直播充值;二是学法律,了解民法典对人格权的保护,坚决不可以有任何形式的校园霸凌行为,无论是什么民族都是中华民族,要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最后是勉励学生们珍惜现有的良好条件,勤奋学习,早日成才,建设家乡。让学生在浓厚的学法氛围中感受法治力量,孕育法治思维,深化法治涵养。

【活动特点和效果】

一是注重整合资源,拓展阵地,广泛参与。有效结合线上线下,围绕民法典开展多项活动,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理。将各部门联合起来,形成1+1大于2的工作合力,扩大普法的宽度与深度,推动民法典宣传更全面,更有实效。

二是立足实际,注重联动。普法活动融入机关单位,融入基层治理,融入校园课堂,融入疫情防控工作,让梁邱镇机关工作人员和群众都成为宣传普法的主题,形成积极的带动效应,有力的推动法治梁邱的全面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