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基本情况】
平安,乃民生所盼、发展之基。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长海县司法局迅速行动抓部署、统筹推进抓落实、突出重点抓排调,以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凝心聚力,履职尽责,率领辖区内五个乡镇司法所真抓实干、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连日来,各镇司法所结合辖区实际,围绕“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社区、矛盾化解在基层”的工作目标,担当作为,多措并举,将人民调解员深入群众、贴近群众的优势进行充分开发,组织全体专兼职人民调解员深入村组,积极化解调处各类矛盾纠纷,为各乡镇居民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
【任务措施】
(一)突出重点全面摸排“无死角”
各镇司法所联合辖区内村级调委会,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以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纠纷、土地纠纷等高发纠纷为重点,深入重点村屯进行矛盾纠纷排查。加强涉海涉农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针对群众在渔业、农业生产期间矛盾纠纷突发的特点,利用网格化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体系,组织各村调解员及时深入村民家中、田间地头开展拉网式排查。对于排查出来的问题,集中时间和力量,对能够当场调解的民间纠纷,及时调解,对重点疑难案件,及时上报,确保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工作人员通过采取现场了解、深入调查等方式,弄清双方当事人所争议的焦点问题,摸清矛盾纠纷的症结所在,科学制定调解方法。在此基础上,坚持以平等待人、以理服人,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将法理情相融合,让当事人明白要求有无道理及各自应负的责任,从而提高矛盾纠纷的调成率,真正做到让群众信服、让当事人满意。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全方位”
坚持“排宣结合”、“调宣结合”,积极开展“法律服务进万家活动”;采取多种形式,着力向海岛群众宣传与渔业、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发放法治宣传材料,设立常态化咨询台,解答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涉法问题,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在矛盾纠纷排查调解中,人民调解员积极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把预防矛盾纠纷和依法理智解决矛盾纠纷作为调解工作的重点,力争达到解决一个纠纷、明晰一个事理、教育一方群众的目的,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加深人民群众对人民调解工作的信任度。
同时,坚持“多维宣传、全员覆盖、精准防范”原则,利用“线上+线下”“漫灌式+滴灌式”相结合的方式,持续开展普法宣传。在线上,利用“法治长海”等司法新媒体平台扩大宣传覆盖面;在线下,深入推动专项行动宣传进社区、进村屯,向群众讲解相关法律法规,使矛盾双方正确认识到自身过错,为矛盾化解奠定良好基础。此外,通过以案说法,让群众了解案件所涉及的各方面人力、物力、财力,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和自我克制力,避免矛盾纠纷演化升级。
(三)完善措施清单管理“思路明”
对排查发现的矛盾纠纷,按照调解优先的原则,实行清单化管理,对简易纠纷采取属地化解原则,由村级调解委员会就地化解,对疑难复杂矛盾纠纷联合“村(居)民评理说事点”和离退休干部、党员调解先锋队,组织专人一件一件研判解决方案,一项一项落实化解措施,化解一件销号一件,及时收集掌握各类影响社会面稳定的苗头性、预警性信息,主动报告镇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应急处置和疏导安抚工作,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特点和效果】
千头万绪的事,也是千家万户的事。此次专项行动并不局限于特殊的时间节点,而是长海县司法局坚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将人民利益置于首位的一个缩影。长海县司法局深入贯彻落实上级指示精神,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抓住工作重点,形成工作合力,针对疫情防控及经济下行背景下可能出现的矛盾纠纷,通过细致排查、超前预警、做好预案,切实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聚焦婚恋家庭、相邻纠纷等民事问题可能引发“民转刑”案件、特殊人群管控等重点领域,迅速抽调司法行政人员、法律顾问、人民调解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组成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小组,瞄准多发易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扎实开展好全面排查、集中化解、完善机制等各项工作,切实将矛盾纠纷排查到位、化解到位、维护到位,切实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坚决防止矛盾叠加、激化;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员“人熟、地熟、关系熟”的职能优势和镇村法律顾问的专业优势,按照时间节点要求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精准填写相关表格,按时上报有关数据,着力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环境氛围,切实维护全县大局的和谐稳定。
长海县司法局将继续以本次专项行动为契机,将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各项要求落实到位,打造“枫桥经验”平房版,同时大力发掘亮点经验和典型案例进行宣传报道,营造浓厚法治氛围,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对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的知晓率和认同度,助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取得实效,助推平安长海、法治长海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